七百零八章 抓人

    七百零八章 抓人 (第2/3页)

君万跟随王韶战功彪炳,之后攻下临桃城他也是立功最多

    如今王君万被提拔为熙河路第三将。

    身为兵马都总管的高遵裕本以为自己可以统军,结果被将兵法一搞,兵权都被三将分走,手下只剩下几百弱卒。

    而熙河路原先近五万兵马,如此一裁只剩下了两万五千人。

    裁撤之后,新编的宋军以二十五人为队,一百二十五人为阵,两千五百人为将,采用禁军,蕃兵,乡兵混编。

    将兵法第二个好处就是改变了宋军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不能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好,这与崇文抑武一样,削弱了武将造反的可能,用于承平时候是可以的,此举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宋朝一直实行更戍法,禁军轮换调动,基本是三年一调,但将领不随军调动。

    这是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原因。

    好比文官里也没有官员长任,没有一任知州干个十几年的,也是几年就一换。

    此举让宋朝百年来无心腹之患,但也造成了宋军不能打的问题。

    将兵法置将后,就是谁练的兵谁带上阵,让将领们更加注重平日的操练。

    而且重编之后还大大解决了吃空饷的问题。宋朝一个指挥一般只有两百人,甚至一百多人的都有,最不要脸的几十人都行。

    如今没有都,指挥,厢了,一律都是队,阵,将三级。

    依着王韶的办法,本来就要征讨木征了,但是将兵法一实行宋军要进行三个月的整编。按照蔡延庆的意思最少要整编三个月,才能形成战斗力。

    要知五万兵马裁军一半,这可不是说办就办的。

    但是办成了,便是章越,蔡延庆,王韶几人的政绩,因为有这件事章越与蔡延庆在熙河路的搭档也是无比愉快,令人担心的章蔡之争没有发生,反是高遵裕被排斥在外。

    ……

    将兵法就这么在熙河路推行下去,同时在临桃市易司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办。

    原来王韶在古渭寨便设立市易司,当时是由缘边经略司的机宜文字黄察负责。

    如今黄察因功升为熙河经略安抚司的管勾。

    此外还有一名商人名叫元仲通,专门负责采买茶叶及雇女奴之事。

    如今市易司要从古渭迁至临桃,王仲通,黄察要至临桃与章越一番商量。

    吕升卿与邢恕商议如何在临桃城里设宴款待二人。

    吕升卿对邢恕道:“市易司此事其中门道很多,这元仲通你可知他是何人?”

    邢恕道:“未听说。”

    吕升卿道:“此人原名元瓘,本是商人出身,与王副经略有旧,后投他效用。王副经略本要让他在缘边经略司任职,不过朝廷知道此人与王副经略的关系后,不肯此人在经略司任官。”

    “王副经略如何?竟然擅自元瓘这个人改名了,投状于待漏院,元瓘改名为元仲通后,便让他在交易司里办事。”

    邢恕点点头道:“如此说来王副经略与这元仲通必以利交。”

    吕升卿道:“不错,听说钱财每从此人受过,必要克扣三成。”

    “那么经略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