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章 计划与变化

    八百章 计划与变化 (第2/3页)

州对于宋朝控制马衔山附近至关重要,而西夏也不肯丢弃这黄河以南最后一块根据地,所以宋夏两边争执不下。

    秦凤路转运使蔡延庆,秦凤路经略使张诜与西夏进行和谈,而熙河路经略使的章越没有参与谈判,而是率蕃部兵马在兰州附近点集一副要攻打西夏之状。

    夏国也开出条件要宋朝归还西使城,也就是高遵裕如今所据的定西城,这里是秦长城以北处,北面是黄河支流祖厉河支流河谷。

    宋朝以往从未在秦长城以北立足,唯独定西城例外,故而西夏视为眼中钉。

    宋朝坚持提出以屈吴山为界,而西夏提出宋夏两国各退二十里闲地,以为两国的缓冲。

    如今章越人已是身在了熙州。厥

    高遵裕率军屯驻定西城,章越本人率熙河军主力在熙州,而包顺率熙河两州蕃部出结河川,兵马大约在五六万,但号称十万,一副谈判不成即打兰州的样子。

    同时官家下了一道密旨给章越,让他摸清楚,从熙河出兵西夏凉州府,或者是灵州府的进兵路径。

    身为监军的王中正对此十分上心当即找到章越商量。

    王中正对章越道:“当初经略使在熙宁三年时,便与王韶曾出兵欲渡过黄河直取西夏根本之地兴州,如今我军已得会州,只要能事先营造船只,浮桥,出其不意地预黄河而上,择精骑数万人,一发前去荡除其巢穴,经略以为如何?”

    章越听了王中正的话没有言语,王中正进一步道:“陛下在圣旨上所言,昔王浚取吴,高熲平陈,曹彬下江南,皆用此计最后立不世奇功,除一时巨患,经略以为如何?”

    章越道:“从会州至兴州两百多里,数万精骑,有大河所阻,军粮如何保障?坊使考虑过吗?”

    王中正道:“经略莫拿这考咱家,黄河以北多有蕃部徘徊,可以就地劫粮或是诱其叛宋以资军粮。”厥

    章越闻言一阵摇头。

    王中正道:“那去武威如何?咱们可以向董毡借粮!”

    章越道:“坊使也知道要借道董毡,那么打下凉州府后又如何?”

    王中正道:“打下凉州府后,董毡必不战而降。”

    章越闻言说不出话,王中正自觉得自己筹划了一夜,想出这个天衣无缝的计策,但在章越面前却丝毫得不到重视,当即气道:“章经略,若说你看不起咱家也就算了,但这是官家的意思,你怎么也如此怠慢?”

    “你可记得你之前出兵时说要先破木征,后降董毡,如今你与董毡私下议和了。那好咱们便不打董毡,再打西夏,可是你这也不上心。”

    章越道:“坊使我记得我与你言过,熙河如今兵马疲惫,百姓如今已负担不起大战,我已是上疏天子,让陕西先休养生息,边事稍宁,等明年再议论兵事。”厥

    王中正道:“章经略且慢,我劝你还是别发,之前奏疏我也替你截下了。”

    章越闻言怒道:“你可知在说什么?”

    章越不敢置信,对方竟这么大胆子?阻止自己上书天子。

    王中正道:“章经略,咱家这完全是为了你好,天子欲乘熙河大胜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