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十七章 寒门宰相

    一千八十七章 寒门宰相 (第1/3页)

    白麻诏书不用印,乃天子亲御书,不需要预先征求宰相的意见,也不许经过中书门下两省。

    这一般用在立皇后,太子,宰相之事上。

    官员一生以得白麻为荣耀。

    石得一将麻案里的白麻诏书交给王珪后。

    王珪取过白麻诏书展开,别看诏书似薄薄一页,但全部展开后长五尺许,宽三尺余,足足写了有十几页。

    众人都知道白麻诏书其实内容不长,但是按规矩‘麻三剥四’。

    也就是降麻(授宰相)一行三个字,剥麻(黜宰相)一行四个字,一行三个字三个字,每字大如拳头,故通篇白麻诏书才显得很长很长。

    王珪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白麻诏书内容后道:“臣领制。”

    虽是白麻诏书,但王珪身为宰相是有驳回的权力,但作为三旨相公,王珪自是从未使用过这个权力,他对圣旨内容从不发表意见。

    王珪看完诏书后交付给閤门赞宣舍人。

    閤门赞宣舍人移步殿中,面对百僚当庭播告。

    白麻诏书起草就是这般,作为天子密令,起草前隐秘其事,但一旦宣读却是郑重其事,千官列庭闻之。

    当年太祖皇帝也和刘邦一样,看不起儒生,赵匡胤定‘乾德’为年号,征求赵普的意见,赵普说很好,结果后来发现后蜀用过这个年号。赵匡胤大怒用毛笔将赵普画成了大花脸,最后感叹了一句‘宰相当用读书人’。

    从古至今宣麻拜相都与登坛拜将并列,是将相的最高礼节,这也是读书人追求一辈子的巅峰。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蔡京当了一辈子官,最后一首绝命词是‘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番成梦话。’

    蔡京死前念念不忘还是当年宣麻拜相之景。

    百官皆拭目以待,看花落谁家?

    章越一动不动,目光转向别处,若不是前方大败,此时此刻自己应更是欢喜吧。

    人总是难有十全十美之处,总有遗憾。

    却听閤门通事舍人念至:“门下!”

    “秉箓膺图。将继配天之大业。铨时论道。必资名世之元臣……”

    “房乔起而视事。历鉴前载。兹为至公。推忠佐理之功臣……”

    章越听到这里心底一动,除了大除拜之外,宣麻诏书的格式也是很重要,元臣有重臣,老臣之意,重臣可以理解,老臣就是三朝元老了。

    元臣与元老并用,到了明朝只是首辅代称。

    房乔就是房玄龄,直接将新宰相与房玄龄并列。

    至于推忠佐理之功臣这也就相当于是格式了,专用于集贤相,如果是昭文相,则是推忠协谋以及一长串,字越长越牛逼。

    “推忠佐理之功臣、参知政事、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尚书礼部尚书、建安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户章越。”

    听到自己的名字,章越可以感受到庙堂上无数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

    他的心情也微微停顿了下,听着閤门赞宣舍人言道:“学足以造圣人之微。几足以通天下之变。繇贤科之得隽。摅远业以奏功……”

    殿上两鼎铜炉不断地腾着紫烟,章越目光穿透了大殿,仿佛身处于西北大漠上,漫天黄沙卷起遮断了视线,随即金戈铁马闯入眼帘,无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