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烧钱(二合一)

    182 烧钱(二合一) (第1/3页)

    陈兴最近的心情原本很愉快。

    按照他在公司会议上的形容,互联网医疗像是一把尖刀一样插进对手的胸膛,让挂号网痛不欲生。

    为了这次的打开市场,陈兴在京城和申城来回跑了好几趟才打通关系,主要挂号网有个部委给的荣誉称号,这确实有点费劲。

    陈兴觉得线上医疗预诊这个领域实在发展的不是很健康,行政关系到位,一个城市的市场立即就属于另外一方,这公平吗?

    显然不公平。

    为了打破这种不公平,陈兴花费很大的人情才让互联网医疗能原则上和挂号网平分申城。

    刚跑下来这个事的时候,他在申城的医院里好好逛了两天才返回京城,然后每天都关注着补贴名头所带来的数据增长。

    线上挂号的业务必须依托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以申城为中心的周围城市群几乎就是国内基础最好的地域,互联网医疗只要能打开这座中心城市,下一步就可以顺势往周边蔓延。

    申城是要害,整个华东区域才是最终目标。

    尤其,挂号网已经先期做了很多宣传和对用户的培养。

    既能削弱对手,又能壮大自己,何乐而不为?

    陈兴密切注意了一周,发现挂号网完全没有动静,不禁就有些看低对方那位年轻总裁的手段——如果换了自己,那肯定是当机立断的进行反击。

    难道那位方总只会溜进别人家里卖保险这种无聊操作?

    又或者,挂号网内部的意见达不成一致?

    陈兴如此考虑,又过一周,他终于等来对方姗姗来迟的应对。

    首先,申城但凡有互联网医疗接入的医院,对方全部统一进行补贴。

    其次,补贴流程加快,这意味着金钱支出的增加。

    还有,促使医院进行号源的放量。

    陈兴不知道方卓是找了哪些关系,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弄了个专家的名头在里面捣鬼,但最直观的反应是医院方面在新增号源上的机制定为两家公司的补贴力度比较。

    哪一家补贴的量多,新增号源就会定期进行倾斜。

    如果说前面的都还没怎么超出陈兴意料,用补贴来分配号源就让他极其震惊了。

    挂号网想做什么?

    它是嫌现在烧得不够多么?

    陈兴犹疑中选择跟进补贴流程、加大补贴力度,这一次为了拿下申城这块硬骨头,互联网医疗自筹+借贷的资金超过千万,绝对不会畏惧对方的竞争。

    第一周,申城接入医院的补贴金额+机器物料支出80万。

    第二周,先期机器的成本迅速降低,补贴金额是50万。

    第三周,补贴数字稳步增加到70万。

    仅仅自挂号网应对补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耗费了筹措资金的20%。

    陈兴召开了公司会议,研讨数据和竞争情况。

    “申城看病的人太多了,三甲医院的号源只要放出去就会被挂到。”

    “其它二甲、三乙之类医院的热门科室差不多也会被用完,非热门科室每天也能有个70%左右的使用量。”

    “即便提高了线上号源比例,这种使用情况也没什么改变,大家对于互联网挂号的适应能力很强。”

    市场部的经理吕锋有些感慨的发言。

    陈兴皱着眉头问道:“只要敢补贴,就一定能补出去?”

    吕峰笑道:“钱还能花不出去?但这个花钱的效果很好,我们的增量相当强劲。”

    “如果我们现在停止补贴呢?病人会选择我们还是挂号网?”陈兴又问。

    吕峰迟疑道:“挂号网进入的时间比我们久,两家都有补贴的情况下还是他们多一些,如果都不补贴,应该会和现在差不多,他们6,我们4。”

    陈兴思考了一番。

    另一位高管说道:“那说明他们的补贴量比我们多,每个月的支出负担很重。”

    他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这个月补贴的钱有可能接近三百万,去掉必要的机器购入,这个数字也比较惊人,最主要的增量在于医院方面提高号源比例。”

    “号源比例一提高,补贴量就超出我们的预估了。”

    陈兴不满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考虑到号源比例的事?”

    几位高管都比较委屈,人生地不熟的,谁能想到医院方面能被说动呢,而且,还不是一家医院,近乎于申城的所有医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