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得偿所愿

    147,得偿所愿 (第2/3页)

西的版图当中,从此我们获得了窥探整个欧洲的窗口。”艾格隆的声音低沉而且严肃,“虽然我们刚刚赶走了路易十四的不肖子孙,但是我们绝不会忘记这位伟大君主的功绩,我们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正是由于他的遗泽!是的,王座上的人们也许会来来去去,但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会永存,我清醒地知道这一点——

    我今天来到这里,见证了各位的热情,也对你们充满了感恩之心。我需要你们,你们正是我力量的源泉,我无论想要完成任何事业,都需要你们的鼎力相助!所以,尽管我热爱我的家族,但是从今以后,我将以整个国家作为我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我不敢说我是否能够像太阳王或者先皇那样留下令人难以直视的遗业,但我会付出我的一切,去为你们每一个谋福祉,也为这个民族争取到光辉的明天,愿上帝和人民保佑我!”

    说完之后,他拿起酒杯喝了一大口。然后他又重新看向了众人,再度开口了,“这里是法国的土地,并且将永远成为法兰西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市民们,无论你们说法语还是说德语,我都将一视同仁的热爱你们,我也请求你们给予我信任和支持,让我们一起来为光辉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吧!”

    接着,他眺望起了东方,“为了莱茵河,干杯!”

    熟悉世界地理环境的人都知道,欧洲北部是一片广袤的平原,从法兰西北方经过弗兰德斯、德意志、波兰一直到俄罗斯,在法国和德国的心脏地带之间,只有孚日山脉堪堪作为遮挡。

    所以,在时代征战不休的法兰西和德意志之间,谁控制了孚日山脉和几个重要的出口,谁就握有了出击的主动权,而对手只能在广袤的平原上四处设防,难以集中力量。

    同时,在大规模战争当中,物资的消耗是非常惊人的,越接近于现代,军队越是依赖后勤补给线的畅通,大规模运输物资和人员非常依赖水运——因此,处在孚日山脉的山口、同时又面对着莱茵河的斯特拉斯堡,就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

    在吞并了斯特拉斯堡之后,这座城市就成为了法国进一步向莱茵兰和德意志进军时最重要的后勤基地之一(以及地理条件差不多的梅斯),无论是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拿破仑一世还是拿破仑三世皇帝,无论他们对德意志的战争是胜是败,战争总是先从这里开始的。

    德意志人也同样没有忘记这一点,他们一旦摆脱了三十年战争之后积贫积弱的黑暗年代,就立刻打算将这座城市夺回,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签订条约之后,普鲁士从法国割走洛林和阿尔萨斯两省,斯特拉斯堡成为德意志帝国领土,而1918年一战打完之后,凡尔赛条约又将两省还给了法国;在1940年法国战败之后,纳粹德国又割走了两省,而在1945年法国又将其夺了回来。

    短短几十年间,斯特拉斯堡几度易手,可以想象到其中的关键。

    当然,对艾格隆来说,他既然已经爬到了这个位置上,他自然就要为子孙和国民谋福利,他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围观的群众们当然不知道年轻的罗马王在想什么,但是他们从艾格隆简短而且热忱的即兴演说当中,却感受到了这个年轻人澎湃的活力和决心,而这些也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东西。

    也许新时代真的已经来了,也许更好的明天在等待自己,虽然这可能也只是虚幻的期待,但是又有谁不希望看到这一点呢?

    “罗马王陛下万岁!”

    “皇帝万岁!”

    在众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当中,血海一般的红酒喷泉被人们瓜分了个干净,痛饮了葡萄酒的人们,彼此暂且放下了往日生活的疲惫,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欢庆的盛典当中。

    白天的盛典和游行持续了很久,直到入夜之后人们也没有散去,而是准备欣赏接下来的烟火表演。

    而烟火表演施放的地点,就在斯特拉斯堡新修的运河两边。

    在几百年时间的努力建设之下,法国在建成铁路网之前,依托境内的几条大型河流,建成了全国性的运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