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财权分离

    42,财权分离 (第3/3页)

给自己的弟弟还赌债,属实荒唐。

    大革命之后,拿破仑皇帝上台,不过在这上面他也没怎么收敛,虽然皇帝本人不爱奢侈,但帝国的宫廷和元帅们同样穷奢极侈肆意挥霍,不过那时候他可以从欧洲各地抢钱,所以终究没有让国家陷入到民穷财尽的境地。

    而现在,艾格隆上台了,正因为深知这种家国不分做法是逆潮流而动,所以他打算主动做出改变,将宫廷的财政和政府财政切割开来,以此来缓解民愤。在21世纪这种做法已经不足为奇,但是在1830年这却还是开创风气之先河。

    他这么做,倒不是因为他特别心善,而是因为他有更好、更隐蔽的方式给皇室敛财。

    在他的计划当中,当清点完现在自己手中的资产和现金之后,他会成立两个皇室金库,一个作为“维持基金”,满足皇室成员、宫廷官员和雇员们的薪水开销;而另外一个则作为投资基金,专门用来对国内新兴产业和企业进行投资。

    投资固然有风险,但是对手握政府大权的他来说,又存在什么“风险”呢?什么工厂会得到订单、什么铁路线路会开通、什么地产会升值、什么人会成为重要供应商……这些都是他一开始就知道的事情,他当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聚敛皇室财富,而不需要公开给民众加税。

    在原本的历史上,拿破仑三世通过自己的“投资”,在短短时间里,就为皇室积攒了几亿法郎的资产,而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德国皇室也同样从新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通过投资、债券、企业股份等等方式聚敛了庞大的财富。

    而主导这一切的艾格隆,自然可以轻松得到更多。

    当然,在实际上,这样一份庞大的家业,也是“与国同休”的,一旦他失去了皇位和手中的权力,那么如此庞大的财产,绝大部分也会被新政府所接管,几乎顷刻之间烟消云散。拿破仑三世和德意志皇室也是鲜血淋漓的例子。

    对统治阶级来说,财富永远只是权力的附属品,拥有权力的时候一切自然而然会滚滚而来,而失去权力的时候,一切自然也会烟消云散。

    艾格隆对皇室资金的追求,与其说是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倒不如说是维护“宫廷”这个庞大的权力机构所必须的“润滑油”,老话说得好,皇帝不差饿兵,无论他想要别人为自己做什么事,他自然要给出应有的恩赏。

    皇室永远是“阶级不平等”的产物,宫廷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就必然离不开“剥削”万民,但通过“财政分离”和“投资”的双管齐下,这种剥削会相应变成隐性的存在,不再那么容易积累民众的怨恨。

    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毕竟财富的增长不是永远线性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膨胀,也不会一直持续,最终宫廷还是会陷入到“家大业大、入不敷出”的窘境,不过至少艾格隆不用担心自己有生之年遇到这种问题,后来的事情就交给后人们来烦恼吧。

    艾格隆从财政大臣的手里拿过了“财政分离”的草案,然后仔细阅览起来。

    不得不说,主动做出的改革,就是容易得到优厚的条件,艾格隆发现,财政大臣提出的法律草案里,不光给自己留下了每年数千万法郎的“定额皇室费”,还留下了几个紧急从政府国库调拨资金的后门,可谓是给自己留足了颜面。

    他看完之后,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谢谢您,男爵先生,您高效、而且完美地完成了我的心愿,我对您表示感激。”

    “完成您的心愿是我的义务,陛下!”财政大臣连忙昂首挺胸地向艾格隆回答。

    而后他又跟艾格隆解释。

    “既然您点头了,那我们马上会进行必要的立法工作,政府也会按照文件的精神来草拟议案,再经过议会批准成为法律。您很快就可以看到它付诸实施。”

    “辛苦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