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二章 不世之功

    第七五二章 不世之功 (第1/3页)

    在李轩斩杀也先的四个时辰前,北京城内细雨连绵。

    紫禁城文华殿内,虞红裳正就着一盏白炽灯,在一份份内阁递交的奏章上盖章用印。

    在虞红裳的左下首,侍立于一侧的司礼监太监钱隆,则看着旁边的白炽灯一阵失神。

    白炽灯是最近才出现的东西,按照朝廷半年前通过的专利法,这个专利登记在汾阳郡王李轩的名下。

    这种灯以雷电为源,灯光的亮度超出烛火十倍。

    所以在六月初的时候一经推行,就在京城之内火爆异常。

    京城中的官宦人家,勋贵豪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搞,只需拉一条电线,接个几十盏白炽灯,就可将府邸里面照得亮亮堂堂。

    这让汾阳王府在城外开的那家‘水电厂’赚得盆满钵溢,光是电线的入户费,就赚了七十万银元。。然后每个月的电费,也达到了一个月三十万元。灯泡则卖得更多,按照一盏五十两的价格,两个月内卖了五万七千盏。

    他们皇宫大内,就贡献了一万多盏,统共花了近百万两纹银。

    这庞大的暴利,不知让多少人眼红。

    钱隆知道其中一些胆大包天之徒,也不管什么专利不专利,他们试图仿制灯泡,也想要仿造那水利电机。

    不过这仿制都不是很顺利,水利电机纯以水利与机械生电,不借助任何符文,所以成本低廉。

    神器盟与汾阳王府的保密很严,至今都没人仿造出水利电机,至今为止,许多人连原理都没弄懂。

    至于灯泡,也非常的麻烦。

    已经有人搞清楚灯泡里面的灯芯是钨丝,可外面用于密封的透明玻璃,还没人搞清楚是怎么造出来的。

    此外这钨丝的使用寿命,也很让人不解。

    如果不求大规模的生产,灯泡其实容易仿造。他们对那球体形状的透明玻璃无可奈何,一个中空的透明水晶却是轻易就可寻得。

    问题是同样的钨丝灯芯,他们就只能用几天。几天后不但灯芯会彻底烧毁,灯泡本身也会变得乌漆墨黑。

    不知那灯泡里面,到底有什么玄虚?不但可使用数月,还能一直明亮如故。

    说到玻璃,钱隆又想到了汾阳王府名下的琉璃厂,想到了汾阳王府最近换上的那些大块透明玻璃。

    尤其是那几座结合落地玻璃改造的水榭亭台,明亮宽敞,视野绝佳,结合园景,雅致绝伦,不知引来多少人羡慕。

    这些玻璃还没在市面出现,可钱隆预感到这又是一个暴利的生意。

    钱隆也在筹谋着,想要给皇宫内的众多宫殿,都换上玻璃。免得一天到晚都没有光,阴森森的。

    不过汾阳王殿下似乎不甚赞同,说是与紫禁城的风格不搭,会破坏美感。

    说是改造之前,最好请高人出手,设计一下整体造型。

    不过钱隆此时之所以想到这些,还是因为汾阳郡王忧心之故。

    根据绣衣卫新近递回的信报,就在今日的午时初,汾阳郡王率领麾下四十三万人抵达破敌山,准备与瓦剌大汗也先统领的九十三万大军展开决战。

    此战胜负,不但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