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走前的琐事

    第十八章 走前的琐事 (第3/3页)

非常高兴。大半天下来,这六百多将近七百的士卒,让白水县的商人赚了至少半年才能够赚到的利润,心里那是高兴得紧。

    这些商店的背后,就是白水县的那些士绅,当然也有外地来的。此刻他们也是很高兴,若是长期这样,在张弘斌的治下也不错,奈何每年要交税,总是有些不自在。

    “这三样作物,真的可以亩产七八石?而且,真的不会挑地方?”马玉非常珍惜的看着眼前的三种作物。

    这三种作物分别是玉米、马铃薯和番薯,都是系统出品,经过漫长的选种,产量高味道好自然是不需要怀疑的。

    “直接派人试种就是了,其实若我是你,应该以官府的命令,强制地方百姓种植这种作物。反正不挑地方,大可以在贫瘠的地方种下去,不管如何有点收获也好过没有收获不是?还有,既然你上了我的船,你也好歹要懂点政务和刑律什么的,师爷什么的最多可以聘请一个,而且还要接受我们的监督,再多的你也别指望了,哪怕我们给你的俸禄,比朝廷给的要高出许多!”张弘斌侃侃而谈到。

    “这个……本官知道了……”马玉在张弘斌的眼前也的确硬不起来。

    自己和张弘斌签了字,算是有了把柄在对方的手中,自己想不就范都不行了。在明面上,他还是大明的官,好不容易守住了白水县的功臣。实际上他却是张弘斌的人,在张弘斌那里也领有一份俸禄。只是他更希望的是,张弘斌把那份契约还给他……毕竟在张弘斌这边,自己的收入受到监管,一些来钱的手段,如今都没办法用了。

    俸禄或许比以前多,但实际收入缩水了三成以上,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心里发着牢骚,但马玉还是非常乖巧的把三样作物,还有种植所需要注意的手册小心翼翼的收了下来。不管张弘斌这伙反贼到底能够存在多少日子,只要这三种作物真的那么神奇,那么自己未必不能够因此获得一份丰厚的政绩。

    一个走运,说不定自己就可以升官了,离开这个鬼地方,继续逍遥自在!

    不管马玉心里打着什么小心思,张弘斌此刻也是管不了的,眼看天色已经又暗了下来,他不由得感慨时间太少。

    明天,他就要带着人马离开白水县,就如同之前他说的,他在这里就如同给大明的军队提供一个标靶,首义的名头传出去就好,没必要为了继续担着首义的名头,被朝廷的大军给剿灭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他不会建议在白水县下辖的各村各乡里面,收取一批税赋,毕竟下面还有不少的士绅阶级呢!

    同一时间,何府之中,何应隆正把自己的小孙子何陵叫了过来。

    何陵今年也才十六岁,但家学渊博,本来打算培养成为一个新的举人,可如今何应隆改变主意了。

    “陵儿,明天,你去投靠救赎大王,在他身边当一个文臣!”何应隆很平静的对何陵说道。

    “爷爷,这……”乍一听到这个决定,何陵整个人就直接愣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