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长治久安

    第九百六十一、长治久安 (第2/3页)

,结局实在难说。

    没有赵家庄参与,汗国必将胜利;但是如果赵家庄参与,结局实在难料。

    不过他只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

    现在带兵乃是仅次于大汗的忽必烈亲王,在他面前,他位弱言轻。

    忽必烈与兀良合台面和心不合,毕竟兀良合台乃是大汗身边的红人。

    这次攻打云南,一个是来监视自己,另外一个是来抢功劳的。

    因此他对于兀良合台并不怎么热情,客气多于真挚。

    兀良合台虽然不知忽必烈心里怎么想,他只是担心大理之战,是否顺利。

    忽必烈想着心事,突然听到听到探马队长拖必来禀报:“禀报亲王,大理国丞相高泰祥率兵驻扎。”

    “看来对方想来一个半渡而击。”忽必烈老鹰目光射出寒芒,冷冷说道,“高禾大约有多少兵马?”

    “禀告亲王,大约三万的样子。”拖必单腿跪下,望着地面,不敢抬头。

    大约半个时辰,忽必烈已经来到金沙川。

    金沙川宽大约四百步的样子,这里是木船及小舟,差不多十几只。

    这里水流比较平缓,地势非常平坦,两边都有码头,正是渡河最佳的地方。

    看到对岸大理国国旗,是一个禅杖与刀。

    这是非常矛盾的国家,它一方面尚佛,一方面又又有武力,显得非常矛盾。

    看到忽必烈的沉思,兀良合台拱手一礼:“宗王,末将愿意率领自己兵马,吸引大理国高禾的注意力,请亲王直捣龙府。”

    兀良合台觉得与其浪费时间在这里,倒不如派出兵马直接攻打大理城。

    只要大理城这个都城被攻打下来,大理国差不多灭亡了。

    “孤一路太累了,想休息休息。”忽必烈未置可否,淡淡地说道,“明日再议。”

    兀良合台觉得兵贵神速,应该早已作决定。

    但是忽必烈乃是大帅,他只是中军,要受到其节制。

    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只得吩咐安营扎寨。

    等到兀良合台离开这里,忽必烈进入自己营帐。

    幕僚姚枢来到忽必烈身边,恭恭敬敬站在一边。

    忽必烈示意他坐下,让亲兵上茶。

    忽必烈一边喝茶,一边不经意问道:“公茂,你觉得兀良合台此举是何意?”

    姚枢明年就要五十,三继长须,鼻梁高挺,浓眉大眼,一脸书卷之气。

    他保养得极好,没有多少白发,面色红润,外表看起来仿佛四十出头的样子。

    “亲王,兀良合台此举有两点。其一,他攻打高禾,确实有立功之举。其二,他不想硬碰硬龙首关,毕竟龙首关让前唐全军覆没。”姚枢熟读史书,想了想,说出自己见解。

    忽必烈从坐位站了起来,望着舆图,皱眉说道:“这个龙首关真的那么难打吗?”

    “亲王,此次与以前不一样。南诏坚壁于野,退缩于龙首关。而这次大理国的重兵在外,龙首关势必空虚。”姚枢看了龙首关,又看了看金沙川对岸的高禾兵马,侃侃而谈。

    忽必烈依然望着舆图,看了看龙首关及金沙川对面,口里念道:“丞相与龙首关哪个更重重要?”

    “亲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微臣认为,熊掌比鱼更加美味。”姚枢眼睛盯着龙首关,脸上浮起淡淡笑容,“高禾虽然是丞相,仅仅是鱼而已,而熊掌而是大理城。只要攻下龙首关,大理城垂手可得也。”

    “鱼与熊掌,确实形象。一个是虚名,一个实权。”忽必烈盯着舆图,嘴角勾勒一抹微笑。

    听到忽必烈还没有作出决定,姚枢急忙说道:“亲王,大理国的重兵在丞相高禾手里。让高禾与兀良合台死磕,亲王则趁虚而入,攻破龙首关,夺得首功。”

    “好,那就让兀良合台与高禾死磕,孤就拿下大理城。”忽必烈终于下定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