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冤魂索命

    第十六章 冤魂索命 (第2/3页)



    “是郝姐发现的死者,然后告诉白玉楼,白玉楼又告诉我,我就去告诉你了。”

    应喜转头看向一旁的郝姐,郝姐战战兢兢地张了张嘴。

    “早上我去买菜,就看见她躺在这了。”

    “那你怎么不去报案?”

    郝姐看了看应喜,壮着胆子,“我怕,我怕像上次一样……”

    应喜知道郝姐还记着上回误认她是凶手的事,便瞪了郝姐一眼,郝姐低下头。

    “这人你认识吧?”应喜追问。

    郝姐点点头,“她叫梁芳,三十多岁,一年前死了丈夫,无儿无女,一个人住。”

    “又是一个寡妇。”应喜这回相信了寡妇门前确实是非多,上一个案子还没破,紧接着又来一桩命案。

    包瑢初步检查完尸体,看向陆何欢,“死者头部有撞击伤,肋骨骨折,初步判断是坠楼死亡,死亡时间大概在昨晚九点左右。”

    “又是九点左右……”陆何欢微微皱眉,忽然抬头瞥见梁芳家窗户,“上去看看。”

    陆何欢和应喜等人走进梁芳家,发现桌上放着一个酒壶。陆何欢打开酒壶盖,见里面满满一壶酒,他拿起酒壶闻了闻,“是米酒。”

    陆何欢走到窗边,发现地上也撒着一些槐花花瓣,花瓣旁边是几个朝着窗户方向的女人脚印,他拿起门口放着的梁芳的鞋,跟脚印比了比,“脚印是梁芳的。”

    陆何欢又看了看窗口处,拈起一丝死者梁芳衣服上的纤维,“和死者衣服的颜色和材质一样……看来死者就是从这掉下去的。”

    一直跟在陆何欢屁股后的应喜等着坐享其成,他猛地一拍手,“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死者一定是跳楼自杀,回去准备结案吧。”

    “No,不能结案,槐花弄连死两人,未免太过蹊跷,而且据郝姐提供的信息,这次的死者也是个寡妇,跟上一个死者一样都是独居,这说明凶手可能是有目的地选择性杀人。”陆何欢眼神犀利地看着应喜。

    “是你想太多了,俗话说寡妇的日子最难过,我看这个梁芳跟那个陈秀娥一样,都是死了丈夫,无儿无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所以自杀……”应喜不满陆何欢,开始胡诌起来,说完又看向其他警员,“你们说是不是?”

    警员们面面相觑不说话。应喜又看向包瑢,包瑢也不说话。

    应喜想了想,转而看向柳如霜,“柳如霜,你说是不是?”

    “喜哥英明,这两个寡妇一定都是自杀。”柳如霜受宠若惊地奉承着,她又看向陆何欢,“陆何欢,你就别疑神疑鬼了。”

    陆何欢充耳不闻,看向包瑢,“小瑢,你那边有没有什么特别发现?”

    包瑢无奈地摇摇头,“暂时还没有,不过我会继续帮你调查,相信一定会找到线索。”

    “小瑢哪里是旧闸警署的法医,分明就是陆何欢一个人的法医。”应喜看着两人配合默契,禁不住说风凉话。

    陆何欢不理应喜,拧紧眉头,转身离开。

    应喜瞪了陆何欢一眼,连忙叫上旁边的警员,“不用理他,准备结案。”

    警员点点头。

    陆何欢走到梁芳邻居家,敲了敲门,片刻,一位妇女打开门。

    “你找谁?”妇女语气生硬,一见身穿警服的陆何欢,神情充满了戒备。

    “你好,我是旧闸警署探员陆何欢,想跟你了解一下梁芳的事。”

    妇女听到陆何欢表面来意后,态度才和缓下来。

    “那个寡妇啊,丈夫死了一年了。”

    “她丈夫是怎么死的?”

    “说是痨病,不过我看多半是被她气死的,那个女人嗜酒如命,几乎每天都喝酒,哪个男人能受得了这样的老婆?”

    陆何欢突然想起梁芳家中放着满满的一壶酒。

    “梁芳有没有仇家?”陆何欢追问。

    “那倒没有,这个女人除了爱喝酒还是比较本分的。”

    “谢谢。”

    陆何欢了解完情况,转身离开。

    应喜在警署办公室整理卷宗,准备结案,陆何欢匆匆进来。

    “应探长,不能结案,有疑点。”陆何欢伸手压住卷宗。

    “卷宗都快整理完了,有什么疑点啊?”应喜挪开陆何欢的手。

    “据梁芳的邻居说,梁芳嗜酒如命,可是案发当天,梁芳家里放着的一壶米酒却一滴未饮,这不符合常理。”

    “一个要自杀的人哪有闲情喝酒?再说一个人自杀本来就不符合常理,你就不要在这件案子上纠结不放了。”应喜烦躁,觉得陆何欢走火入魔,对什么都要质疑。

    “应探长,这是一桩连环杀人案,不能草率!”

    “什么连环杀人案,就是巧合!凑巧陈秀娥和梁芳都是寡妇,但正因为她们都是寡妇才同病相怜,所以都选择了自杀!”应喜继续强词夺理。

    就在二人争执得脸红脖子粗时,柳如霜和白玉楼跑了进来。

    “不是自杀,不是自杀……是鬼杀人!”白玉楼煞有介事。

    “你少跟着起哄。”应喜呵斥道。

    白玉楼往后退了退,柳如霜又凑到跟前。

    “喜哥,外面都传开了,说是舞女金露冤魂索命。”

    “冤魂索命?”应喜半信半疑。

    柳如霜点点头,“金露生前最喜欢槐花,两个死者的死亡现场都有槐花花瓣,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