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更高,更快,更强

    第838章 更高,更快,更强 (第1/3页)

    在众人陷入沉默思考后,苏远山拧开一瓶饮料,然后又瞥见每个人都期待着看着自己,他想了想后,微微一笑。

    “诸位,我说句话,你们如果有兴趣,或者说干脆说有闲钱的话,就该去搞搞互联网了——特别是柱哥、求哥,要有互联网思维。”

    苏远山此话一出,史大柱和求伯军还没什么——他俩的一个巨人,一个金山。

    特别是前者,巨人如今跟着远芯一起,已经踏进了科技领域的多个领域,多个赛道。

    譬如巨人手机,软件,游戏,特效制作,甚至酒店……都有。单纯地用什么软件公司,IT公司来形容都太片面。“科技企业”,才是较为完善的描述。

    而金山,因为求总的程序员天性,使得他对其他偏向于“实体”的领域兴致缺缺,唯独对代码世界情有独钟。他也是在座这么多人里,唯一一个还在亲自码代码的老总……因此金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国内NO1的商业软件企业。

    如今的金山,在office领域上与微软“分庭抗衡”不说,客户管理,物料管理,商品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软件也均有涉足,此外还有杀毒和网络安全防护领域更是首屈一指。

    但他俩,还真没搞什么互联网网站,顶多就是一个企业主页。

    ——这两人一时半晌有点愣住苏远山为什么单独叫自己。

    反倒是其他人,特别是韩遂和成公英两人,稍稍一怔之后马上便两眼放光,腾地起身!

    “山总,春天要来了?”

    求伯军回头,愕然地看着两人:“什么春天?”

    “互联网春天啊,我的哥!”韩遂摁住求伯军的肩膀,喜形于色:“山总,给个准信!”

    苏远山含笑点头。

    寒冬,自然不可能永远持续。

    首先随着“半导体春天”的到来——不,不应该是回暖,而应该是随着“半导体的周期性寒冬”结束——这里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每次的“半导体寒冬”,其实都是一次个人PC的大普及。

    半导体寒冬来一次,“电子计算机”的成本就降低一次。

    截至目前,国内一台“组装电脑”,早就从过去的上万块降到了三四千块,而且速率全然不差。

    这里,既有intel,AMD,Cyirx,YUX等不断推出分档次的处理器,譬如intel的赛扬,AMD的毒龙,Cyrix的Sea系列,YUX(远芯)的单核Tulong腾龙系列……等等抢占低端市场,不断杀价的因素。

    又有自97年就拉开帷幕的大兴土木的晶圆厂整合的因素——在这四年来,存储器颗粒市场刀光剑影,多少英雄好汉从此陨落……

    这样说吧,四年前,一根64MB的SDRAM内存条要卖到2000多块人民币。

    而如今,一根128MB的SDRAM,仅仅只要200块——德远、远芯、SK电讯在棒国的SDY晶圆厂,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单颗容量16MB的DRAM颗粒,以白菜的价格不断地探着内存颗粒的底线。

    而面对新技术的挑战,硬盘和显示器这些“大件”也纷纷在产能和工艺的大提速上不断调整价位,最终形成了如今一台电脑整机的价格区间。

    在制造业,一个常识是。

    ——当价格是因为大机器的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和释放的原因而降下来之后,那么它就没有再涨上去的可能了。

    因此,为了维持足够的利益,技术只能不断跑步,用更先进的技术来攫取因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长。

    “在未来几年,个人PC将会进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期,同时……”

    苏远山顿了顿:“好吧,智能手机也是。”

    说着苏远山就看了一眼站在最外面的王新刚。

    后者就冲他嘿嘿一笑。

    ——在这么多人中,王新刚是最热衷于“手游”的,以至于他在这群人里都有点格格不入了。

    但没人有人知道,这么多人里,只有王新刚是见过远芯“下一代”手机的——因为他接下了要和Yidoo4手机一起联合发布的几个小游戏,目前,他的小伙子们正在“闭关修炼”中。

    坦白说,当王新刚见到手机时,他真的是整个人都被震住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