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供应链战略

    第1002章 供应链战略 (第1/3页)

    “虽然之前十年,我们一直在和cymer合作,包括目前我们最新的twins  1980di,采用的光源也是cymer的……国产仅用在非浸润式型号上。但自从euv亚联成立后……我们的关系还是有点难处的。”

    “特别是euv光源,目前精光那边尚拿不出什么好方案来,而cymer好歹提出了lpp方案,而且asml的验证机型也证实了可行。当然,根据荷兰的消息,lpp方案还是存在功率不足的问题……但好歹起了个头对吧?而反观我们这边……国内差一点,霓国人又心怀鬼胎……而老美……你又一直把警惕挂在嘴边……”

    郑振川一直说,一直苦笑,最终长叹了一口气:“难呐!”

    听到郑振川的感慨,李明柳也颇有些感同身受以跟着一叹。

    反倒是苏远山,脸上露出了一抹怪异。

    ——这二位,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国产光刻机在十五年前是什么鬼样子了……如今二十年不到,宏芯就凭借着双工件台的领先和浸润式光刻,一举成为了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

    这要是放在后世,写成都没人信的。

    郑振川居然还不满足……这只能说,人呐,是天然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不过……老郑说的也确实是事实。

    euv亚联虽然成立,且在过去五年中,由远芯主导着拉了十几家单位进来,总共投入了超过五亿美金,这才拿出了眼前这张设计图来。但由于东亚半导体圈肉眼可见的成型,或者说成型之势不可阻挡,以至于……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小心思。

    譬如尼康和佳能这两家传统的光刻机巨头,便一直不服气宏芯的崛起,再加上霓国半导体行业下意识地在保留基本盘,是以他们虽然在全球市场上不怎么行,但只要霓国半导体不死,这两家就能活下去。

    再加上关键的零部件体系中,镜片和光源,一个蔡司一个cymer,这俩都不是亚洲企业,甚至因为各方面力量的阻挠,宏芯数次想要收购和控股这两家关键企业都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老郑的担心不无道理。

    现在,宏芯还能凭借掌握了浸润式技术而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裹挟”着全球光刻机最顶尖的供应链和自己合作,但万一……要是asml先一步解决了各种问题呢?

    ……

    “郑叔,你的想法是什么?”苏远山沉吟了几秒后望向郑振川。

    他虽然在问,但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你看能不能干脆把asml收购了!你看行不行?”郑振川目光炯炯:“要不就是……曲线救国一下,把供应链握在手里。”

    “哈?”苏远山哑然:“收购?”

    “嗯!他们的日子不好过,如果能够收购了……”郑振川深深地吸了口气,眼中神采依旧:“那我保证,五年内就让你用上euv!然后搞出来我就可以安心退休……娘的,甚至闭眼都行呐!”

    苏远山马上咳了一声:“别瞎说,您这才到哪跟哪?”

    但话虽如此,苏远山的脑子还是急速地转了起来。

    很显然,此前他从来没有考虑过收购asml——原因很简单,随着进入21世纪,随着半导体产业东亚格局形成,欧美那边不是傻子,他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早几年前,硅谷就提出了半导体的西部联盟,以及打破东亚联盟的战略。

    但随着宏芯的浸润式光刻机出现,又随着德远进入硅谷,整合星海和amd的晶圆厂,建立全球第二大代工厂ato之后,硅谷就再没有人喊这个口号了。

    然而,口号虽然不喊了,不意味危机消除,相反的,甚至危机感还愈来愈浓——intel入股asml输血便是这种危机感的具体体现,当然随后德远也跟进两头下注输血就另说。

    总之,目前的国际半导体形式具体表现就是:东亚半导体产业圈逐渐成型,但又互相有所保留,都想练就绝活,以便在未来取得主导权。而西方半导体产业,因为在晶圆厂和目前主流商用高端光刻机丢失了阵地,以至于无法形成统一的联盟。但在光刻机产业链中,他们依旧凭借着技术和底蕴保有地位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