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历史的改变

    第467章 历史的改变 (第1/3页)

    周兴博,电科物理系主任吕学超手下的研究生。当初吕学超把周兴博送到苏远山这边来,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想让周兴博早点接触一下远芯,以便混个好前程。然后苏远山在评估之后,就把周兴博“发配”到了沪市这边,让他跟着陈建国师兄去做物理、化学气相沉淀。

    而何春华则因为是在p大实验室曾经“带”过苏远山的师兄,是以他一来便直接组建了团队,着手对石墨烯进行研究。

    如今何春华和夏晓璇已经联合发表了两篇有关于石墨烯性质的nature,至于其他比较“水”的期刊更是有五六篇之多……也算得上是石墨烯领域中小有名气的年轻学者了。

    在何春华往来沪市与省城做实验的期间,他和周兴博也熟络了起来。也不知道两人是哪根筋搭上线了……两人竟然异想天开地想要挑战纳米级的碳基元器件,而且还一拍即合……

    其他的领域,苏远山可以说不懂。但碳基元器件这玩意,苏远山好歹还是懂一点的。

    在刻蚀机、光刻机进入纳米领域之前,想要搞出有意义碳基元器件,那就是做梦。

    不过苏远山也没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因为这玩意除了设备到位,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来支持,光是这一点,就足够他俩喝一壶了——而技术,就是在不断追求各种不可能、找寻各种解决办法中获得的突破。

    “我打算后天回特区,这边团队你安排一下。如果能够在我回去之前确定团队人选,我还可以帮你给他们打一下气。”苏远山看了一眼时间,准备告辞前往晶圆厂那边去看一眼——一下子帮远芯搞定了三大芯片的工艺,这无论如何都该值得他亲自去鼓励一番。

    而且随着mlc颗粒的提前面世,苏远山隐约感觉,半导体的周期,或许会因为此而改变了。

    ——在历史上,接下来的两年将会是半导体市场最热的两年。原因很简单,因为win95的出现拉动的需求,因为互联网的热。

    然后随着爆发期结束,过剩的产能便会瞬间压垮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