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到县城买玻璃

    第二百八十三章 到县城买玻璃 (第2/3页)

 一小时后,俩人就来到县城。

    县城真热闹呀!一排排的商店,一排排的餐馆,一排排的水果摊。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前面的体育场门前围了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

    咚咚的铜锣声,从很远都能听见。俩人跑过去,把车锁路边,挤进一看,原来是耍猴的艺人在表演。

    两只猴用绳拴着,旁边放一大木箱。艺人说,他的箱子是宝贝,可以让任何东西去它想要去的地方。说完,把旁边妇人手上的竹篮要过来,往箱子里一放,盖上盖子,问妇女:“想让竹篮去哪里?”

    妇人说:“让我的竹篮回家去。”

    艺人用手中的皮鞭在箱子上敲了敲,然后说:“去吧,去吧。”半分钟后,他打开盖子,众人惊奇地发现,箱子底什么也没有。

    艺人又把一男子头上的鸭舌帽放进去,和刚才一样,盖上盖子后,用手中的皮鞭在箱子上敲了敲,然后说:“去吧,去吧。”半分钟后,他打开盖子,众人惊奇地发现,箱子底什么也没有。

    艺人最后还把猴子和一个三四岁小男孩分别放进去。同样,用手中的皮鞭在箱子上敲了敲,然后说:“去吧,去吧。”半分钟后,他打开盖子,众人惊奇地发现,箱子底什么也没有。

    有人说,箱子底下有个洞。艺人提起他的箱子让大家看,箱子就是普通的木头箱子,箱子底下的水泥地非常硬实,泛着亮光,没有任何坑洞。

    俩人与围观的众人一样,看得津津有味,看得如痴如醉。王青川问:“刚才那个娃,他说他去北京,能回来不?”

    “要想让刚才的东西回来,大家得给他们凑点路费。”

    说完,耍猴的艺人,拿起刚才敲的那个铜锣,在场子周围转着圈。

    俩人真担心那个小孩儿在北京街头流浪,回不来了。王青川和李三喜商量了一下,便将其中10块钱,放到艺人手中的铜盘上。收完钱后,像电影的回放镜头一样,耍猴的艺人,将刚才的竹篮、鸭舌帽、它的猴子和那个大家一直牵挂的小男孩,一个一个,又神奇地变回来了。

    神奇,真是太神奇了!他是怎么把人变没的,又是怎么把人变回来的?就那么大的地方,旁边都围着人,他们都躲哪儿去了?

    俩人还正在琢磨,耍猴的艺人已经开始收摊。围观的群众开始散了,天也快要黑了。

    玻璃呢?老师让买的玻璃呢?俩人这才想起班主任白亚亚老师交代的事情,便赶紧往县城西街跑。

    遗憾的是,玻璃店已经关门了,只剩下灰黄的路灯,静静地立在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