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父亲和母亲

    第一百六十二章 父亲和母亲 (第1/3页)

    夜深人静,亲戚已全部回家。灵堂前灯火通明。赵雨荷和两个孩子也已睡去。

    邵兴旺跪在父亲灵堂前“守灵”。此情此景,邵兴旺的脑子里除了回忆,还是回忆。想起小时候,母亲刘云朵搂着他,和他“猜曲儿”,(猜谜语)教他念童谣,给他讲故事的一些琐碎事情来。

    窗外大雪纷纷。屋内温暖的炕上,刘云朵怀里搂着儿子邵兴旺,让他“猜曲儿”。

    常猜的“曲儿”有:

    红公鸡,绿尾巴,半截钻到地底下。

    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

    只要有一点空闲,刘云朵就会教儿子念童谣。

    跪在蒲团上,邵兴旺还能记起儿时所念一些的童谣,比如:

    荠荠菜,开白花,阿家(婆婆)死了你当家,磨白面,捏疙瘩(饺子),面面辣子油泼下,看你俩口咋吃呀?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爹娘。

    罗罗,面面。猪肉,扇扇。羊肉,串串。我娃是个福蛋蛋儿。福里生,福里长,跟着共产党的领导把福享。

    月亮爷,明晃晃,我在河里洗衣裳,洗得白,捶得光,打发娃娃上学堂,读诗书,写文章,一考考上状元郎,喜报送到你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老婆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闻香;编席的,睡光炕;做棺材的死路上。

    一二三,上西安,西安有个毛老汉。吃你饭,砸你锅,把你吓(ha)得钻鸡窝,鸡放屁,你生(chuo)气,鸡拉胡胡(胡琴)你唱戏。

    ……

    还有关中人耳熟能详的民谣: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

    为王的坐椅子脊背朝后,

    没料想把肚皮挺在前头。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车子走,轱碌转,

    公鸡统统不下蛋。

    长虫没腿也能跑,

    窨子和井推不倒。

    猜完了曲儿,念完了童谣,邵兴旺躺在刘云朵的怀里笑得前仰后合。待笑声结束,邵兴旺问母亲:“妈,今天讲个啥故事?”

    刘云朵说:“讲个老婆婆和狼的故事。”

    “快讲。”邵兴旺催促。

    “讲完了睡觉。”刘云朵说。

    “嗯!”

    邵兴旺小时候,母亲刘云朵给他讲了许许多多有关人和狼的故事。有的故事发生在解放前,有的故事发生在解放后。有的故事是关于狼从炕上叼走了娃,有的故事是关于狼偷羊,人撵狼;有的故事发生在骊山上,有的故事发生在渭河滩,总之,不下十个人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其中一个离奇的故事,邵兴旺记忆犹新。说是骊山上有一独居老太婆。

    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