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歙州李张

    第121章 歙州李张 (第3/3页)

路来歙县落户!”

    陆原简直听呆了,这不是和宁国候叛变有点像吗?这条计谋听起来总觉得有点玄乎,他问道:“一封匿名信和一条流言就有这么大威力吗?”

    张德仲微笑道:“这不过因势利导,既然胡进思已得势,孔既迟早保不住刺史之位,我们不过推波助澜。睦州百姓在孔既治理下民生艰难,民心已失,此时流言最能起到作用。不过放流言之人最好选派商人,如此更易取信于人,再派一些人暗中接应,便没问题了。”

    陆原大喜,起身下拜道:“先生大才,在下佩服之至,明日我就派人去办这两件事。”

    这时,忽有衙役来报,纪阑求见。

    “请纪大人过来。”陆原说。

    “是。”

    没过多久,纪阑便到了。

    “大人。”纪阑向陆原见了礼,冲着张德仲瞪眼道:“你急匆匆过来,找陆大人说了何事?”

    “你不是说陆县尊想扩充人口吗?老夫正是来献策的。”

    “纪大人,你与张老先生认识吗?”陆原问道。

    “便是纪兄一纸书信,老夫才从开化搬来歙县。”张德仲笑道。

    陆原心中极为欢喜,这便是蝴蝶效应了,拜纪阑为博士,就引出个张德仲,看来以后要多多敬贤,如此便会有更多人才归附。

    不过明明之前听说纪阑很孤僻,没想到他还有这么好的人缘。

    “我想拜张先生为本县录事,不知先生可愿意?”陆原拱手道。

    “既已答应辅佐县尊,岂有不从之理?”

    陆原大喜,让陆雨瞳上酒,与两位老者痛饮了几杯。

    三人闲聊几句,忽然聊到人才上,纪阑叹道:“只可惜李子谦没来,若是他也能来辅佐大人,何愁大事不成?”

    他似乎和张德仲一样,也看出陆原心怀异志。难道自己已经表现的这么明显了吗?陆原摸了摸鼻子想到。

    “你也给他写信了?”听到李子谦的名字,张德仲皱起了眉头。

    “不错,只可惜听李子谦家人回信说,他前段日子忽然去了泉州。”

    “不知李子谦是何人?”陆原问。

    纪阑看了眼张德仲,笑道:“歙州素有李张之说,指的便是祁门李子谦和开化张德仲,二人皆有匡扶社稷之才。”

    陆原又惊又喜,难怪王质说此地也有大才,想必指的就是他们,可为何自己在县城访贤时,却只听人说起沈良?

    他自然不知道在王博士的多年领导下,歙县学术之风早已乌烟瘴气,有才之人早已逃离此处,留下了的士子们组成了清派,沈家老爷子正是清派之首,他们得沈老爷子暗中授意,自然会推荐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