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血战疏勒(3)

    第十七章血战疏勒(3) (第1/3页)

    李同的耐心很快就得到了回报,战机出现了!

    也许是汉明帝驾崩的消息给了匈奴人信心。除了死死的盯着疏勒城,没有一个匈奴人关心自己的后背是否安全,连警戒的哨骑都没有派,可以说防御松懈,战机已经出现。九月初三,风高月黑,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候,李同决定今晚发起进攻。

    西域九月的天气已经的寒冷起来了,西域这地方的月初之时,月亮半夜才回出现在天边,还只有一轮弯弯的残月,大地上多少有了一些光亮,不像前半夜一般伸手不见五指。李同的队伍在月亮升起之前就开始集结,做好了开拔的准备,不论是战马还是骆驼,全部都勒上了口嚼子,马蹄子上也裹上了厚厚的皮毛。斥候队的军侯古德信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挥挥手,就带领一百名斥候和火攻队的士兵背着大量的火油,率先走出了隐藏的山谷,踏上了坚实的戈壁。

    按照斥候的汇报,他们还需要隐蔽行军三十里,走出这片无遮无澜的戈壁,才能够抵达匈奴营帐外围的一个隐敝点。如果行军的过程中被匈奴人发现发出了警告,那这次突袭行动将意味着前功尽弃。要知道李同的玄甲骑加上自己的贴身护卫,总兵力才六百人,而疏勒城外聚集的匈奴人足足有两万,双方的兵力差距实在太大了。

    李同此时内心非常忐忑,说心里话,这就是在赌博!而他所依靠的,一是敌人不知道他的存在,第二是手中的火油,这可是经过提纯的猛火油,已经非常接近汽油的成分;三是李同对新式骑兵的冲击力很有信心。几百年后,李世民的五百玄甲骑就敢正面硬扛窦建德的八万大军,他的装备比李世民的玄甲骑更好,没有理由不取胜。今天天公也作美,上半夜伸手不见五指,只要突袭队能够成功的火烧连营,人越多,匈奴大营越容易乱。

    李同的战马缓缓地走在队伍最中间,他松开了缰绳,在这种漆黑的环境下,战马的视力要比人的视力好的太多了。骑兵夜间行军,依靠的就是战马过人的视力。走在广阔无垠的戈壁滩上,人的视力可以看见远处黑乎乎的群山和远处敌人营地隐隐约约的火光,却根本看不清楚脚下的道路。

    疏勒城外,李同的部队有惊无险的抵达了隐蔽点。众人远远地看见了左鹿蠡王的军队,就那样明火执仗的守在城外的旷野上。只是看这群兵丁的模样,李同就觉得自己过去高估了左鹿蠡王,这时已经三更天了,军营里依旧热闹不凡。更加有利的是,这帮狂妄的匈奴人太过自信了!既没有立寨,也没有派出斥候,以及明暗哨,密密麻麻的毡帐星罗棋布,所有人就挤在一片空地上,点着了数十个巨大的篝火堆。从黑暗中可以明显的看到那群人竟然在喝酒。

    与之相反,李同的人马现在非常安静,每个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在作战前的准备工作。斥候的确选了一个很好的隐蔽点,包括战马在内,所有的战士隐蔽在戈壁上的一块洼地里,匈奴人除非靠近五十步外,根本不会发现这里隐藏着人马。

    古德信兴奋极了,跃跃欲试的说道:“校尉,匈奴人太松懈了,我们什么时候开打?”

    李同还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有这么好的运气,不敢相信眼前的情形。也许是他的心思太多,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个陷阱,心中更加的忐忑不安。于是,李同吩咐道:“老古,我心里还有些不踏实,匈奴人也太松懈了!你派两个谨慎一点的斥候抵近侦查一下,看看是不是个陷阱。”

    “好吧!其实我觉得没必要。校尉你太谨慎了。”古德信有些不满。

    “小心行得万年船,老古,我们输不起。这是军令,执行吧!”李同态度坚决。

    “遵命!”

    古德信耸耸,无奈的答应下来。古德信招来两个斥候,亲自带人慢慢的向匈奴人的营地摸了过去,虽然他话说的很满,但面对如此多的匈奴人,心里也有些忐忑。因此,他要亲眼判明敌人是不是在故意布下陷阱。很快三个人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半个时辰过后,古德信带人回来了,脸上都是兴奋,他没有说话,只是朝李同重重的点点头。李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把心放到了肚子里。他不再犹豫,立刻把所有的队正以上的军官找了过来安排突袭的方案。所有人都充满着信心,敌人虽多,大家却没把匈奴人放在眼里。风高月黑的夜晚,五百人的铁甲骑兵一旦冲击起来,根本不是那些没有准备的匈奴人可以抵挡的住的。如果能够阵斩敌人的大单于或者领兵大将,效果会更加好,有时候打仗人越多越容易乱,黑暗之中,敌人甚至会互相践踏,造成更大的伤亡。

    想到这些,李同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说道:“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咱们的运气不错,匈奴人真以为西域没有汉军了,今天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教训。好了,好了!大家先别激动。这一仗要万无一失,大家还要保持耐心。我打算酉阳发起攻击。下半夜时人的脑子不清醒,反映迟钝。到时候匈奴人会更加的松懈,我们更加容易成功。你们让大家沉住气,好好的休息一下,待会冲锋的时候,特么的别掉链子。“

    李同又转过头来吩咐:”老古,你辛苦一下,火攻队要提前运动到位。今夜刮的是东北风,待会儿你率领火攻队带着猛火油去上风口隐蔽待机,寅时准时点火。一旦火起,我会率领这里所有的骑兵冲营,放完火后,你们的任务就是见机行事,把敌人搅得越乱越好。明白了吗?这一仗要是成功了,我给你记首功。”

    “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古德信露齿一笑,带着人提前出发了,李同他们隐蔽的地点是个洼地,距离匈奴的营帐大约三里,非常适合骑兵开始发起冲击,同时也是一个隐蔽的地点,除了不可以生火,大家在里面可以随便走动。古德信他们很快就走进了黑暗,剩下的人除了留下十个人看守备用战马和骆驼之外,其余的人全部出动,全力以赴打击左鹿蠡王的军队。离寅时还有一刻钟时,李同手一挥,所有准备出击的战士都上了马,战马的蹄子上包了软布,走的无声无息。

    离敌营还有五百步时,李同手一举,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在黑暗里静静的等待着东面火起,这是敌人的篝火火光能够照耀到的极限。没过多久,东边一道火光闪动,很快在营地东面连成一线,火苗一下子窜起五六尺高,点燃了四周的荒草,火焰像海潮一样朝匈奴人的营地扑去。

    见此情形,李同不再犹豫,他举起了手中的马槊,在头顶挥舞一下,然后就催动战马一马当先的杀进了匈奴人的军营。五百步,战马抵达军营的时候正是提速的时刻,如雷的马蹄声惊醒了那些守备的匈奴人,等他们仓皇出战的时候,排山倒海一般的战马群已经将他们冲击的七零八落。呐喊声响起,不等醉醺醺的匈奴人站起来,就已经被马蹄子踏成了肉泥。

    速度完全起来的战马,在营地里肆意的践踏着,新式骑兵弯刀落下,无数的人头飞起。此时根本就不需要做劈砍的动作,只需要将长刀横在要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