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血战疏勒(3)

    第十七章血战疏勒(3) (第2/3页)

从人群里冲锋过去,就会带起一道血浪。五百骑兵分为五个小队,在营地里肆意纵横践踏,古德信的放火队点完火后,摇身一变成了后备队,只要看到那里的匈奴人有集结的意图,就会带着自己属下的一百骑兵冲锋过去,把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冲散。

    李同一马当先,率先冲进了匈奴人的战马群,用马槊绞杀掉了那些可有可无的看守之后,驱赶着大群的战马,呼啸着奔向了漆黑的荒原。匈奴人的将军须卜刚刚聚集了一些亲卫,护卫着左鹿蠡王正大喊大叫的维持秩序,可惜现在匈奴人喊马嘶,一片混乱,根本就没人听他的指挥。

    这时李同的骑兵携带着成千上万的马群冲了过来,如排山倒海之势,马群的一阵踩踏,无数匈奴人倒在血泊之中。紧跟着五百骑兵的一阵箭雨,刚刚集结的匈奴人就被李同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惨叫连连。左鹿蠡王见势不妙,拨转马头就跑,匈奴大将须卜倒是忠心,举起手中的弯刀,舍身忘死的阻挡狂飙过来的骑兵,想给自己的主子争取逃跑的时间。

    黑暗中,李同的马槊如同鞭子一样抽打在须卜的胸口上,两尺长的精钢矛头整体陷进了这家伙的胸口,这家伙的胸口立刻塌陷了下去,一口血喷起足足有两尺高,身体刚刚倒地,就有硕大的战马蹄子踩踏在他的头上,整颗脑袋如同熟透的西瓜完全爆裂开来。

    冲透了敌阵的李同浑身浴血,挥舞着马槊犹如魔神一般,左劈又砍,没有一合之将,那真是勇不可挡,像坦克般在营地横冲直闯,五百铁骑紧紧的跟在主帅的身后,如同旋风一般砍杀无处可逃的匈奴人……

    古德信看得热血膨胀,他带着部下到处放火,最后也来到了营地周边。他们没有参与进攻,只是在黑暗中不断的拉弓射箭,一支支的弩箭从黑暗中“嗖嗖嗖”的射出来,隐的敌人更加混乱。那些中箭的匈奴人绝望的认为黑暗中还有伏兵,吓得大喊大叫。那里还有丝毫的战意,无数人跪倒在地,大呼饶命。跪倒的人不再有箭矢去招呼他们,于是,就有更多的聪明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

    五百玄甲骑虽然勇不可挡,但毕竟人数还是太少,大部分的匈奴人逃进了黑暗之中,李同又追杀了一阵,追出十里地后,这才返回匈奴人的营地。

    古德信跑过来请示俘虏怎么处理,李同想也没想冷声道:“迅速打扫战场,此战不留降俘。”古德信一愣,有些犹豫,又听李同说道:“非是本官嗜杀,我们不可能带着这么多俘虏撤退。要怪只怪他们命不好。执行命令吧。”

    “遵命。”

    古德信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李同还打算去救援柳中城,他不可能带着这么多俘虏上路。约有一千多俘虏交出了武器和铠甲,这时候就如同羔羊一般无助的看着面前这支彪悍的汉军。

    这些人还以为放下武器至少可以保证他们不死,哪里知道,就在他们放下武器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了要死亡的命运。古德信一声令下,无数支羽箭从四面八方飞过来,每一枝羽箭都会在俘虏的身体上溅起一朵血花。

    恍然大悟的俘虏们嚎哭着,怒号着想要重新战斗,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的武器。当最后一个俘虏不甘心的捂着咽喉倒在血泊中之后,聚拢在一起的玄甲骑兵士,立刻就散开打扫战场。

    这是一场漂亮的突袭,实际作战不到一个时辰,匈奴人损失了约五千人马,不出所料,很多的匈奴人是自己人互相践踏而死的,或者相互之间抢夺马匹自相残杀而死。剩下的匈奴人四下奔逃,大部分逃进了戈壁之中。估计等左鹿蠡王反应过来得知真相后,肯定会恼羞成怒反扑,不过这肯定需要时间收拢溃散的兵马。

    李同从现在起还有几个时辰的平安时间,他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打扫战场,带着疏勒城的残部,然后遁入天山,掩护耿恭部从山间隐秘的猎人小路撤回哈密休整。李同还计划带着玄甲骑,走车师古道奔袭柳中城,看看能不能继续炮制一个奇迹。

    天刚蒙蒙亮时,战场已经打扫完毕,古德信把赶走的战马也带回来了。战马和一般的马匹不同,它们习惯性的结成群奔跑,即便是遇到突然袭击也是如此。被点燃的帐篷已经烧光了,火焰已经熄灭,唯有一股股的青烟在证明昨夜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黎明前的战斗早已经惊醒了耿恭和他的部下,城外一片混乱,到处是火光冲天和战马的嘶鸣。耿恭虽然判断出是来了援军,但也不敢轻举妄动,首先是他们的马匹都被吃完了,黑暗中敌我不明,万一被自己人误杀那就太冤枉了。因此,他没有轻易出击。

    天蒙蒙亮时,城外的喧嚣声平静了下来。所有的守军都紧张的盯着外面的动静,整个石城死一般地寂静。耿恭朝远处看着,看了一会,远处,确有一串火把在游动。沉寂中,能听到隐约的人马的移动声响,有点像闷雷。

    站在耿恭身边的张青说:“将军,昨晚上的动静不小啊。你看来的援军人数不少啊!不知道是哪一支部队。”

    耿恭说:“现在情况不明,也许是匈奴人使诈。天马上就要亮了,他们也许想杀我们一个出其不意,我们还是小心一点。”耿恭转过身对仅有二百余人说:“兄弟们,提高警惕!小心上了敌人的当。”

    “喏!”众军士齐声应诺。

    外面雾蒙蒙的,根本看不清三十步以外的距离。火把越来越近,一直到了城墙下。士兵们拉开了弓箭,等着耿恭下命令。这时,从火把的光亮间,传出了一道声音,城里的士兵们,我们是来救援你们的汉军。听到这个声音,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由于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还以为是匈奴人的计谋,所有人都听到了,却没有一个人回应,包括耿恭在内。不但不回应,他们还都握紧了弓箭,准备好了做最后一拼。

    队伍中的李同没有听到回答,内心不由得一沉,便更加急切地喊起来:“耿将军,吾乃哈密校尉李同,是我带玄甲骑来了。城里还有人吗?我是李同啊,奉班司马的命令前来救援。我已经杀散了匈奴人,休要放箭!放下吊篮!待我将我的军牌传上来。情况紧急,匈奴人只是被我吓退了,随时有可能反扑。”

    “李同,真的是你吗?告诉我,你小兄弟的名字。”耿恭还是非常的谨慎。

    “耿将军,不用怀疑!我有个小兄弟名叫万福,曾经给你当过随从。”李同大声回答。

    耿恭大喜过望,立刻命令:“果然是李将军!快,打开城门!”

    城墙上一阵欢呼,耿恭亲自带着十几个军士下了城墙,走向了城门,一齐用劲拉开了门闩后,就互相搀扶着支撑着站成了一排,有几个如果不是被别人拉扯着就会摔倒。中间站着的是耿恭,他的胳膊同时搂住了四五个士兵。

    城门吱吱呀呀的打开了。李同看到了耿恭,看到了城上城下所有的守军,等看清楚里面的情形,李同感到鼻子一酸,泪水顺着眼角滑了下来。城里只剩下了不到的两百名战士,他们个个神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