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攻敌不备(1)

    第十八章攻敌不备(1) (第1/3页)

    第二天一早,哨骑就传回来了消息。左鹿蠡王终于知道敌人进了天山,他不知道是不是引诱自己大军进天山的诱饵,因此也不敢带着骑兵进山。

    左鹿蠡王虽然愤怒,但还算有些理智。他很清楚:自己麾下这些长久坐在马上战斗的匈奴骑兵,想要依靠两条罗圈腿在山地上作战,那就是自寻死路。可是,除了这支进入天山山路的军队之外,其余的地方找不到任何大规模军队行动的痕迹,这该如何解释敌人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呢?

    虚图咳嗽一声,替左鹿蠡王分析道:“大单于,敌人跑进山里,更加证实了属下的判断。您想想如果那支军队沿着天山一路向西,就会回到火洲,在往西,就到了伊犁。那就到了乌孙大昆弥的地盘,大昆弥伊秩靡可是解忧公主的后代,是汉朝皇帝所立。只有他才可能全力救援西域都护府。”听到虚图的话,左鹿蠡王的眉毛跳动了两下,拳头握得很紧,良久才松开拳头道:“伊秩靡这是在找死!”

    李同怎么也想不到,昨夜自己的突袭会给几千里外的乌孙带来灭顶之灾。这也难怪,在西域,乌孙的确算得上一个大国,加上他们和大汉帝国特殊的关系。被左鹿蠡王怀疑,也不为过。宣帝(前53年)甘露元年,乌就屠(翁归靡与一匈奴女子之子)叛变,起兵杀死狂王。宣帝派遣破羌将军辛武贤讨伐乌就屠。

    西域都护郑吉遣乌孙右大将之妻冯嫽(解忧公主的侍者)劝降乌就屠。最后宣帝册封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并赐印绶。乌孙国最终成为西汉的属国。随后汉朝为大小昆弥划分地界与及人民,大昆弥六万余户,小昆弥四万余户,可是乌孙国人的心偏向小昆弥。大昆弥元贵靡死后,子星靡继位,懦弱无能,让西汉能够进一步控制乌孙。西汉先遣冯嫽率领百人前往乌孙镇抚星靡,又接纳都护韩宣的建议,赐乌孙高官大吏、大禄、大监金印紫绶,以辅助星靡。之后都护韩宣提出罢黜星靡,汉元帝没有同意。

    西汉成帝鸿嘉末,末振将成为小昆弥,当时大昆弥雌栗靡很有威信,末振将担心自己地位不保,派人刺杀雌栗靡。汉朝册封雌栗靡的叔父,当时年仅三岁的伊秩靡为大昆弥,末振将被伊秩靡的部下所杀后,汉朝马上派兵杀死末振将太子番丘。后来,末振将之弟卑爰疐率领八万人投靠康居,经常发兵攻打乌孙,企图吞并大、小昆弥的部众。最后被汉朝西域都护孙建领兵袭杀,乌孙国方安。

    东汉以后,尤其是明帝年间,乌孙国仍然由大小昆弥分治,国势虽衰弱,但人口七十万,在西域这嘎达绝对是仅次于北匈奴的大国,也常常被北匈奴视作眼中钉。大昆弥伊秩靡是这时代少有的长寿之人,已经九十多岁的他和大汉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两国来往的使节不断,也难怪左鹿蠡王会疑心到他的头上。

    左鹿蠡王如今恼羞成怒,一心想找回面子,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把这个锅甩到了乌孙国的头上,此刻想也没想,立刻率领军队兵发赤谷城,找伊秩靡的晦气去了。这下子倒是便宜了李同,不得不说这家伙的运气真好。

    与之相反,乌孙国伊秩靡可就倒霉透了,莫名其妙的被卷入了一场大战。正所谓人在家中坐,横祸从天降,哭都没地方哭去。

    ——————

    言归正传,我们把视线回到遁入天山的李同身上,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行军,李同、耿恭回到了哈密城,没想到在这里还遇到了从于阗归来的班超使团和驸马都尉耿秉派来的使者。

    耿秉的使者明确表示短期内朝廷根本没办法派援兵,西域都护府只能够自己想办法自救。不过,李同率领六百玄甲骑疏勒城外火烧连营,大破匈奴的消息让众人震惊不已。兴奋之余,班超也带来了柳中城关宠部的消息。关宠部一千五百多人此刻被一万八千匈奴人困在城中,虽然无法突围,但好在暂时还能够自保,如今已是秋天,时间拖长了,入了冬关宠部恐怕也支撑不下去。

    对于汉朝经略西域来说,柳中城的位置战略意义实在太重要了,如果丢失,就意味着大汉朝失去了天山北路。众所周知,塔里木盆地中间有一个大沙漠,把西域通向西方的通道分成了南、北两条。北道有焉耆、龟兹、姑墨、温宿、尉头、疏勒等国,南道有拘弥、且末、若羌、尼雅、于阗等国。因为有天山隔着,匈奴对这些国家的控制,不像对车师那么直接有力。

    柳中城即后世的鄯善县城。正如从西域走进内地要经过玉门关一样,要进入西域的腹地,这座城是怎么也不可能绕过去。每逢汉匈要争夺西域的控制权,都要在这里大打一仗。得到了这座城就得到了西域,同样,只要失去了西域,也就失去了这座城。

    自王莽新王朝后,汉朝失去了它,西域就被匈奴控制了。永平十六年,汉军击败南呼衍王,重新夺回了这座城市,派遣最精锐的部队关宠驻守后,对匈奴作战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匈奴人是知道这个地方的重要性的,这次匈奴人的反扑,左鹿蠡王派大将率大军围困柳中城,那也是势在必得的。

    永平十八年九月廿十七辰时,哈密城主府议事堂内,在班超的主持下,李同、耿恭、刘进(耿秉的使者)以及莫博德、古德信、万福等一些中层军官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如何救援柳中城的方案。会议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中。无他,实力不足,力不从心啊!

    现在整个哈密现有的机动军事力量主要是以李同的玄甲千骑为主,表面上看,刚刚经历大战以后,玄甲骑人数还不到一千人,实际上李同是有野心的,他麾下的玄甲骑有一千八百骑,超编近半了,可他现在不敢亮出来呀,况且他的秘密基地野狼谷也需要玄甲骑驻守,那你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绝不容失,他可不会为了此战把裤子都当掉。

    现如今,哈密城的驻屯兵加上耿恭部不到两百人的残部,以及各位大佬的护卫。哈密城真正可用的兵力不到一千四百人,除了玄甲骑,其他的都是步兵,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如果李同带领麾下的玄甲骑出征,哈密城一下子就会变得极度空虚。李同虽然在疏勒大胜一场,但在西域,无论是兵力还是仆从国,匈奴人占据着绝对的上峰。谁也不敢保证左鹿蠡王不会进攻哈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