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阮元下乡记

    第二百零一章 阮元下乡记 (第2/3页)

之法,确实布置已经非常周密,若说寻常县官县吏,我看就算有私心,也绝难得手。可我那些时日随着郑家伙计一路南下,却也听他们说起过一些以前的赈灾之事,说是先前有了灾情,往往会有些心术不正的百姓,向上虚报受灾情况,原本少灾的,硬要说成多灾,借此骗取赈粮。若是他们拿的粮食多了,那真正受灾的百姓,发到的不就少了吗?”

    “那这样的事,其他百姓就不会向县官检举吗?”阮元问道。

    “听说很多时候,还真就不会。毕竟那些下来发放赈粮的县吏,本身也大多不情愿干这活,谁愿意管那么多呢?而且有的时候,这田地受灾情况,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百姓只知大家都有损失,可具体损失了多少,就没人愿意去注意了。”杨吉道。

    “伯元,我觉得这确是个问题。”焦循也在一边补充道:“我之前也在乡村之中住过一段时日,清楚他们的想法。寻常百姓又不是知书识礼之人,谁能没点小毛病呢?所以若是真的有人看着别人瞒报灾情,前去检举,那只怕检举之人,也会成为其他百姓的眼中钉,说不定没过几日,他那些小毛病便要被人添油加醋,说成大事,官府只要稍一失察,这些检举之人便多半要有受刑入狱之危,为了一份赈粮,把性命家产赌上,不值得啊。所以即便有了这种事,很多百姓明知有人冒领赈粮,却也图个省事,就不愿开口了。”

    “里堂,那这些冒领赈粮的百姓是什么样的人?若是乡中富户,多半也不在乎官府这一点赈粮吧?”阮元问道。

    “富户确是不多,他们自己有粮,跑来和贫农一起食粥,也没面子,多数是家中尚可自给的中等人家。”焦循道。

    “若是如此,那或许……”阮元沉思半晌,渐渐想出了一个破解之法,问道:“里堂,杨吉,你们先去问问,这附近有没有最近才开始公示赈粮之数的村子,若是有,咱们就从那里开始。这件事,要在杀一儆百,一处可破,则金华一府放赈,便可事半功倍了。”

    杨吉和焦循看着阮元模样,似乎已经有了主意,二人与阮元共事多年,自然相信阮元主意定下,便能收到成效,是以二人也不再多问,便分头下去打听消息了。阮元则继续派出抚院佐杂书办,便装前往各村镇查探放赈情况。

    两日之后,焦循和杨吉前来告知阮元,浦江县寿康村最近方才开展公示,赈粮也刚刚下放到县衙,正是个可以从头清查弊政的地方。阮元等人便离开金华府城,前往浦江,开始了下一步工作。

    可是之后两日,阮元却并无动静。

    直到第三日,阮元突然宣布,要亲自前往寿康村,查访赈灾事宜,并亲自过问百姓受赈之事。这日不过五更,阮元一行便即出发,走了三十里后,在正午之前到达了寿康村。

    寿康村百姓听闻巡抚亲临本村,自是一时轰动,早在阮元一行入村之前,便在村口排好了队,迎接阮元等人入内。阮元见状,也让随行衙役通知下去,此行要在清查放赈实情,无需如此盛情,至于临时清查之所,也一切从简,只选了村中最大的一处祠堂,于祠堂门外设了座位帐幕。随后属吏拿来刑杖,准备一旦找出村中冒领赈粮之人,便就地行刑,予以惩戒。

    众村民眼看阮元为人亲善,却又不失威仪,心中自然都放下了心,虽然阮元先行相劝,但还是有不少百姓尾随而来,聚在祠堂之外,看这位新任浙江巡抚如何施政。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