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四督抚联名上奏

    第二百二十六章 四督抚联名上奏 (第2/3页)

无厌之辈,朝廷想要严办他们,却也有了理由,百姓也可少受滥征加耗之苦。这一加一减之间,或许百姓的负担,反而没有先前那么重了呢?世宗皇帝改耗羡为养廉,表面上多了火耗之赋,实际上却除了滥征火耗之弊,就是这个道理啊?”

    说到雍正的养廉银之制,阮元自也不好反驳,毕竟若是没有每年一万两的养廉银,自己助海防、救溺女、兴诂经精舍之事,只怕都无力操办。可想着朝廷可能提出的反对意见,阮元依然不能放心,又道:“费总制所言,其实也有道理。可眼下漕务之弊,并非仅在旗丁水手滥征加耗。旗丁水手每年入不敷出,其原因在哪里?这沿漕上下,多有官吏滥行陋规之事,正是这重重陋规,让漕帮不得不把大笔开支花在衣食之外。若是能将陋规裁去,不是更容易获得治本之效吗?”

    听了阮元之言,费淳倒是并未动怒,只是长叹了一声,对阮元摇头道:“阮中丞,你真的以为陋规之事,是我们不知道,或是知道了也不想改的吗?可眼下这沿漕情境,陋规之事,不是我们不想改,是根本不能改啊?”

    见阮元略有不解,铁保也跟着解释道:“伯元,其实官吏滥收陋规之事,老师也有耳闻,而且老师也知道,就在去年,岳中丞曾把整治漕务之事,重点放在了陋规上,将数十名兼理漕运的佐杂书吏,都以滥收陋规之名加以黜退,可后来呢?新来的一帮书佐吏员,所行之事,与之前之人毫无二致!甚至有些吏员因办事生疏,还出了新的亏空。你说眼看这些事,岳中丞还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把这一批吏员再行黜退吧?这整治陋规之事,老师也想着,不是不能办,而是办起来太难了。相较之下,若是只把清赍银的制度改了,就能暂缓旗丁水手之困,那从易到难的更革漕务,不是更方便吗?”

    “岳中丞之事,老夫也有听闻。”费淳道:“因为那些办事生疏的新吏员不熟悉开支,一年下来苏州多了不少亏空,岳中丞也把自己的养廉银捐了一大半,才勉强补上漏洞。岳中丞做巡抚也有好多年了,可老夫清楚,他家中不过房宅四间,田产不过七十余亩,除此之外,再无多少余财。当时我们和岳中丞商议时,他也是斟酌再三,才同意了这清赍银改制之法。阮中丞,岳中丞同意这个办法,是为了一己私利,还是为了整个漕务的大计,你应该清楚啊。”岳起本是旗人,又历任地方大员多年,竟然清贫如此,是以费淳也不禁为之感叹。

    “费总制谬赞了,本也是我才学凡庸,寻思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岳起叹道:“阮中丞,我也清楚,漕务之上,旗丁水手有问题,吏员也有问题,可这许多问题,总要寻个入手之处吧?若是每见一处积弊,就立刻要去革新,那过不了几天,只怕这沿漕上下,都无人可用了。我也是苦苦思索数月,才念着这清赍银一事,在漕务诸事中最易变通,所以同意了二位督抚的意见。其实阮中丞倒是无需过于担心,这折粮之法,虽然用白银衡量,所收更多,可百姓手中有粮啊?比起卖了粮食换银子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