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阮元的空城计(下)

    第二百七十三章 阮元的空城计(下) (第2/3页)

也定会调查陈汪手书真伪,所以给江苏去信时,特意告知陈汪二人在出具手令之时,附上二人特别的花押。这样余亮和周华一旦看到手令,就会被花押吸引前去调查,既然花押为真,那其中内容也不会造假了。更何况余亮和周华依海经商,经营范围只在东南沿海,安徽以西的情况,二人都不了解,不太可能大费周章,前去调查川楚粮船究竟到了哪里。而且即便二人这样做了,也需要不少时日遣人西进,只要自己在这个时段将运粮赈济处州的气氛做足,二人也会被紧张的浙江形势所震慑,进而按捺不住,先行妥协。

    严格而言,阮元这一计并非全无破绽,但余周二人在确认了手令为真之后,出于对官府的畏惧,也自然想到其中内容多半不会作伪,更兼官府运粮用船之事益急,便只好接受了阮元的条件。而对于陈大文和汪志伊来说,二人只要将阮元所购赈粮运到浙江即可,至于到杭州还是处州,本来也不用他们负责。阮元这一次兵行险着,还是成功达到了目的。

    阮元也念及这时找余周二人出粮,本就是有求于人,所以对于售粮条件,却是宽容了不少。对于余周二人而言,这次卖粮食给官府,自己也没有亏损。但二人唯恐江苏赈粮直接运向处州,导致自己亏本,却也在阮元的出价之上,将价格再降了一些。温州的购粮用钱,因米价已经上涨之故终被用尽。但阮元给李赓芸的一万两预备购粮用银,最后只用了六千两,便凑够了赈济处州的粮食。

    看着处州粮荒之事已经被渐渐解决,阮元也于七月之末北上,亲自到杭嘉湖三府受灾最重的几个县进行指导,将如何帮助百姓抢种秋粮之事教给了几位知县。直到八月初十,阮元方才回到杭州,这时距离嘉庆九年的秋闱,也只剩下数日时间。

    这日李赓芸与阮元谈及赈灾事宜时,偶然提起自己主编的《嘉兴府志》这时已经编撰完毕,阮元在数年前便即关注了他修志之事,也一直对嘉兴修志进行积极参与,这时府志修成,自然欣喜,便也为《嘉兴府志》作序一篇,以为推广。到了序文作毕,回归内室之时,也已经是一更时分了。

    看内室之中,孔璐华似乎闲来无事,正在帮自己收拾书案上的散落书籍,阮元也不禁劝道:“夫人这是怎么了,白天忙了一日,晚上还为我收拾起这些书了。这种动手的事交给莲儿他们去做就好,你不是也教过莲儿读书识字吗,她应该能做这些啊,夫人又何必亲历亲为呢?”

    “夫子,你这些书,若只是读过书,识过字就能收拾明白,那我也不用这般劳碌了。”孔璐华的言语似是抱怨,却也有一丝得意,道:“你这里的书,本来就多,寻常人怎么分得清每一部之间的区别?更何况你读书的习惯,我也渐渐摸清楚了,像这几册《文献通考》,你放在左手边的,是要重新读的。这两册《福惠全书》,加了书签,是没读完的。这本《农桑辑要》,你随便摆在后面书架,却是可以收起来了。若是你让其他人来做,把你要读的书给收走了,读过的却又拿了出来,岂不麻烦?这样想想,还是夫人来收拾更快一些嘛。”

    “那有夫人帮我看着这些书,却也是我之幸事了啊?”阮元不禁笑道:“这些日子我多不在家,家中却还是如此井井有条,自是夫人的功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