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粥厂计划

    第二百八十三章 粥厂计划 (第2/3页)

抚院藩司也各自下派吏员监视,只要有百姓发现粥厂有问题,就准许百姓立刻上报!这样,下面无论是什么人放赈,总也是有个可行之法了。”

    “中丞之言甚是,下官回去之后,便调集吏员前往督办。”清安泰道。

    “至于其他……”阮元思索道:“无论粥中掺入石灰,还是奸吏克扣赈粮,结果都是百姓受粮不足。那就这样,我记得以前赈灾时便有遗法,开办粥厂,煮粥之锅,须得立箸不倒,裹巾不渗,这条规矩,要写在最前面。第二,便是粥厂大多无序施粥,既然如此,那就再立一条规矩,所有粥厂只要有条件,便依佛寺道观而立,以保房舍充足。放赈之处,必须安放栅栏,每日每次放赈,备下两通号炮,号炮响过,方准百姓上前受赈,再鸣号炮,则放赈结束,不得再行上前。上前受赈时,受赈者就在两排栅栏之中站着,若有恶意践踏前排百姓,引起混乱之人,一律从重论罪!还有,所有粥厂,必须对老者、身有病痛之人,和女子单独设立暂居之处,所有粥厂必须有附近医者,携带足量药材,如有生病之人,也单独划出一片地方来为其安置。若如此,便可保百姓有序,病疾之人得以妥善安置了。”

    “中丞所虑甚是!”李赓芸也不禁赞叹道:“不过,下面还有一个问题,吏员素来多有作奸犯科之事,若仅凭如此规矩,只怕还是制不住啊?”

    “既然如此,主办粥厂之事,便不用吏员。”阮元道:“生甫兄,从明日开始,咱们杭嘉湖道便发布告示,邀请本地有家产的绅士前来,主持粥厂放赈事宜,其他吏员,只得在粥厂施粥,不得决事。吏员所贪图者乃是小利,如此小利,绅士多不屑为之。而且他们来帮我们主持放赈,赈粮是我们出,原也不用他们出钱,何乐而不为呢?若是放赈得力,咱们也自当上报皇上,酌情议叙。若是担心绅士权重,竟有私心,我也有办法,每名应征绅士,最多只允许监办一座粥厂。难道这素称富庶的杭嘉湖道,还没有三十个愿意助赈的绅士不成?还有,所有在粥厂的绅士吏员,不许自备饮食,每日放赈之时,与饥民一同食粥。若有不遵者,亦许百姓随时上报!这样一来,奸吏取利之事,自然也就可以禁绝了。”

    “中丞所言,确是可行之法啊。”李赓芸也点头道:“既然如此,下官也马上回嘉兴,将中丞设厂放赈之法,一一布置下去!”

    一时间计议已定,各人也便相继散去,准备开办粥厂事宜了。阮元看着各县灾情上报,却还是有些忧心,原来这年受灾最重之处,又是湖州。上一年自己便是亲赴湖州数县主持救灾,方才稳住形势,看来这一年也需要再往湖州一次了。

    可是想着父亲病情,这时的阮元却也一时踌躇不决。原来自二月给父亲过完生日之后,连续的阴雨让阮承信双腿一直酸痛无力,到得四、五月间,阮承信竟连坐在椅子上都显得无比困难,只得连日卧床不起,虽说雨季渐去,可夏季又是暑热之时,也不知父亲身体能否支持得住。若是自己赈灾在外父亲却突然发病,那自己可就要成了不孝之子了。想到这里,阮元心中也自茫然,不觉之间,竟已走回了后院,来到了父亲卧房之前。

    “是伯元回来了?有什么事,快些进来说吧。”不想自己尚未入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