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中英之辩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中英之辩 (第2/3页)

  “这位使臣,我记得不是这样吧?我在翰林之时,曾亲见旧档记录,乾隆六十年、嘉庆十年,都有英吉利入贡的记录啊?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就是没有余力前来呢?”林则徐在翰林熟知旧档,自然发现了其中有异之处。

    “大人,您说的是东印 度公司……是我们在广州的行商吧?若是这样,那这两次觐见,应该是他们自作主张的结果,并不是国王陛下的意思。”小斯当东清楚中国人往往无法直接理解“东印 度公司”为何物,只好改了“行商”一词。

    “你们国家也真是奇怪,商人没经过国王允准,就敢自己给我们大清送礼,还真是……真是不知礼数啊。”林则徐也不禁对小斯当东辩道。

    “是啊,你说说,你们的商人给我们进献贡礼,都从未出现不合礼节之事,你们国王遣你等过来,却每一次都有这许多麻烦,这……这本就是两难之局啊?”阮元想着东印 度公司进贡之事,也对小斯当东道:“你想想,既然你们的商人从无不合礼节之处,那我们也只会认为,你等后面的遣使之事,也自然不成问题,而你们的商人呢,也不能将其中礼仪跟你们的国王详细禀明,这样下来,咱们之间自然也就有隔阂了。照我说啊,要么你们以后,便只让广州的行商前来入贡,要么就只由你等国王遣使,你们商人与国王各行其是,却也没有一个可行的定制啊?”

    “可是大人,我们……我们国家海外之事,从来就是如此啊?”小斯当东却也不愿让步。

    “那有一件事,我却也想问问你,你等出使大清,究竟是想真心实意的与我大清有所交往,还是另有所图?你等此次前来,除了出使之外,是否也和当年一样,另有其他要事呢?”阮元又向小斯当东问道。

    “阮大人,当年的事情,您应该还记得啊?我等想着,若是能在贵国京城设立使馆,在宁波也和广州一样开港通商,那该有多好啊?再说了,贵国都把澳门借给葡萄牙……大西洋人居住了,那为什么就不能依澳门之例,也给我们一处岛屿暂住呢?我们也像大西洋人那样住下,对贵国也没什么不便啊?”

    “将澳门借给大西洋人暂住,是数百年前,前明朝廷所为。国朝定鼎之后,也是念着大西洋人旧居澳门,已成风俗,不便再行驱逐,便循了前朝旧例,如此而已。但国朝并没有允许任何外国再有澳门一般居住之事了啊?”阮元也对小斯当东解释道。

    “那……再开放一处宁波给我们,对贵国而言又有何不妥呢?贵国的海域这么大,却只对外国开放一处广州港,难道贵国不觉得太少了吗?”小斯当东又问道。

    “我国对外通商之地,并非仅有广州一处啊。”阮元却也答道:“你等西洋,通商是在广州,海东的琉球,是在福州入贡,朝 鲜国和我们在中江可以互市,此外暹罗和你们一样,也是广州,陆上越南在广西、缅甸在云南,俄罗斯在恰克图,浩罕是在伊犁,如此说来,我大清通商之处,无论如何也不只一个广州了。只是你等不同国家,要在不同地方通商而已,这样也方便啊,就好比福州,当地习惯了与琉球往来,再和琉球人打交道,自然方便,可若是你们也去了福州,又或如你所言,准你等在宁波通商,那其他国家怎么办?若是这处港口不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