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后路

    第四百五十七章 后路 (第2/3页)

太保致仕之后,我便是领班军机,可你看看,军机处之外,咱们又能使唤得动几个人?六部之首的吏部,京城禁军关要所在,步军统领衙门,这些年来,皇上一直在咱们身边,安插着一个让咱们动弹不得之人啊。”

    卢荫溥当然明白托津之意,只因吏部尚书、九门提督二职,自天理教之事以后,便一直是英和在兼任,英和既是八旗世家,又是少年进士,无论满汉大臣之中,英和人望其实都在托津之上。有了英和立身外朝,托津根本不能仅以内阁和军机处之力总览权势,嘉庆自然也不会对他放权。事实上嘉庆一朝,最为嘉庆重用的五大枢臣庆桂、董诰、戴衢亨、托津和卢荫溥,自始至终都只能安居辅弼之位,最终竟无一人成为权臣,也和嘉庆前后多番制衡有关。嘉庆惩和珅之弊,二十年来对军机处与其他各部多加调和,已然在这时断绝了权臣出现的可能。

    “是啊,所以托中堂,你竟然还敢在皇上面前问主笔之事,这不是……不是自讨没趣吗?”卢荫溥也叹道:“托中堂,我倒是有个想法,如今之计,不在于进,而在于退啊。皇上最近一年的样子,你我是最清楚的,这些年下来,皇上须发也大多白了,你我也一样啊?若是真的朝中有变,外面大臣却都不服你我,而是心向英和,到了那个时候,中堂又要如何自处啊?”

    “卢宫保,什么叫不在于进,而在于退?难道说,你还想让我主动辞了这领班军机大臣,把我如今地位拱手让给英和不成?”可是托津听着卢荫溥之语,却是不以为然,道:“那我倒是想问问你,十三年前,我能在那英和最得势的时候夺下军机处的位置,十三年后,凭什么我要把这一切还给一个当年的手下败将?卢宫保,我知道你也没有其他私心,可这样的话,你以后最好都收起来,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说罢,托津也对卢荫溥摆了摆手,示意他自去一旁座位上值班,谦退之语却是无须多言了。

    卢荫溥看着颇有些固执己见的托津,心中也忽然想起了离京之际,女儿卢碧筠对自己的一番长谈:

    “爹爹,孩儿从来听闻,爹爹办案以严刻著称,或许爹爹也有爹爹的想法,但这样下来,京中大小官员,其实心中对爹爹都是有些意见的。如今爹爹得皇上信任,或许暂可无事,但前几日松中堂的事,爹爹也看到了。可能……皇上也不是以前那个皇上了,毕竟到了来年,爹爹也一样六十岁了啊?是以孩儿近日也想着,爹爹,若是日后真有万一之事,爹爹也要有个后路才是啊?孩儿不是说让爹爹去宽纵那些真正的奸恶之人,可是若是有人无辜受过,又或小有过失,如此之事,还请爹爹详查其中实情,从宽处理啊?或许这样,爹爹才能全身而退。若是爹爹一味逞强,办事一律从严,只怕有朝一日,爹爹也会被人抓住把柄,那样可是悔之无及啊?爹爹,托津是旗人,或许他一旦失势,尚有退路,可爹爹呢?咱们卢家当年本就是劫余之家,太爷爷和爷爷的故事孩儿也听说过,所以爹爹,孩儿实在是不愿看到,卢家再有当年盐引案的灾祸啊?”

    想着未来之事,卢荫溥也是心中纷繁万千,久久难以决断。

    好在嘉庆只是受了轻伤,并无难解病疾,精神也尚属康健,或许这个问题,并不需要这个时候就去寻找答案……

    不过,至少对于这时的托津和卢荫溥而言,嘉庆的态度尚属安全,到了这一日,嘉庆似乎也看淡了前夜托津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