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太子

    第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太子 (第2/3页)

伤了和气啊?”这时绵宁虽已是众望所归,可毕竟没有见到嘉庆遗诏,绵宁也不敢自行僭越,行皇帝之事。可绵宁眼看托津、禧恩等人相持不下,也只好主动出言,劝慰二人道:“托中堂、卢宫保、禧恩大人,你等都是朝廷重臣,无论皇阿玛在世之际,所立竟是何人,日后朝廷之内,你等总是要和衷共济,共决朝廷要事才是。今日之事,还是要听皇阿玛的意思啊?这两日咱们也在皇阿玛寝殿之中找寻过了,并无开启这匣子的钥匙等物,那或许是钥匙还在这避暑山庄其他地方,曹公公已经去行宫各处详加搜查,或许再过些时候,便能有消息了。还望各位大人稍安勿躁,切莫再争执了。”

    “这……”托津和卢荫溥眼看绵宁出面劝和,也只好向后退了一步,以示听从智亲王之意。只是方才绵宁之语,竟然将二人与禧恩并列,把自己几个军机大臣与内务府大臣一并称为“朝廷重臣”,回想之下,托津和卢荫溥心中终是有些不快。

    “各位大人,各位大人!”就在这时,曹进喜的声音也传入了群臣耳中:“各位大人,钥匙……钥匙找到了!皇上……大行皇帝一直把钥匙带在身上,只是大行皇帝昏过去那日,钥匙不小心掉到了草丛里面。方才我等前往草丛中找寻,终于……终于找到钥匙了!”说着,曹进喜已然和几个心腹太监一道出现在了大殿之侧,而曹进喜手中,也正拿着一串钥匙,共是两枚,一大一小,看来正好对应匣子上的孔洞。

    “太好了,快,咱们这就打开匣子!”禧恩眼看曹进喜找到钥匙,当即走上前去,将钥匙取了在自己手中,奔向御案,将小钥匙送进了案上匣子之内,果然,只转动得数下,那匣子便即开了。禧恩忙将匣中之物取出,看来果然是一道密诏,便即打开,大喜道:“各位大人!大行皇帝早在嘉庆四年,就……就已经备下此诏,上面写得清楚,我大清的皇太子,未来的皇嗣,便是二阿哥,也就是智亲王啊!托中堂,卢宫保,怎么,你二位还有异议不成?”说着,禧恩也打开了那份诏书,对着军机处众人示意,群臣看得清楚,那果然是一份嘉庆在世时亲笔写下的手诏,而其中“皇太子”三字之下,也果然是绵宁的名字。

    “托中堂,依老臣之意,咱们这就让智亲王继皇太子位,然后就尽快准备智亲王……不,太子殿下的登基大礼吧?怎么,难道大行皇帝的笔迹,你都不认得了吗?”一边的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吴璥主动向托津劝道。

    “是啊,托中堂,您方才在等这钥匙,如今呢,您又在等什么啊?”刑部尚书和宁也催促道。一时之间,重臣之中,倒有一半应声附和二人,看来,各人平日对托津和卢荫溥专断军机处一事,早已颇多积怨。

    “各位大人,稍安勿躁,大行皇帝手诏是真,难道朝廷法度,我等就要如此视而不顾了吗?”托津自也清楚既然嘉庆临死之时指向小匣,绵宁迎立一事便几无悬念,但即便如此,托津却也不想让禧恩在此喧宾夺主,折中之下,只得向绵宁拜道:“智亲王,依朝廷定例,大行皇帝应是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还留了一份遗诏,奴才以为,如今既然已经遣了快马向京城急报,皇后娘娘也自然会取出匾后遗诏,将其中内容公示天下。到时候,若是遗诏中所书仍是智亲王之名,我等军机处自然会迎立智亲王,只是如今匾后诏书未至,实在不合仪度,是以奴才建议智亲王先行监国之事,待两日之后,遗诏自会送到承德,到时候我等再依朝廷旧例,行立储之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