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陋规改革—起源

    第四百八十六章 陋规改革—起源 (第2/3页)

出击,一举推翻托津和卢荫溥,完成了时隔十一年的复仇。

    可是,刘凤诰如今只是翰林编修,旻宁虽然新登帝位,却从来与刘凤诰并无交集,仅凭刘凤诰一个翰林编修的上言举劾,就能在军机处引来这么巨大的变动吗?阮元一时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难道,金门身后,还有另一个人不成?”

    “老师,无论如何,如今英冢宰进了军机处,学生也听闻英冢宰素来与老师相善,看来咱们以后是可以少去许多麻烦了啊。只是……”康绍镛回想着谕旨中的内容,不知觉间,却也多了一丝忧虑,向阮元道:“老师,这清查陋规一事,难道也是英冢宰提出来的吗?”

    “是啊,英冢宰前几日方才给我来了信,这件事他也在信中说得清楚。如今英冢宰进了军机处,也想着就此整顿朝纲,再度振兴国朝,是以英冢宰认为,当今天下若说有什么积弊,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陋规了,他希望将天下陋规尽数清查一遍,之后当存者存,当废者废,如此裁去一些陋规,方能使民力宽纾,不使百姓陷入困顿。英冢宰本意自是不错,可是……”阮元也一边回忆着英和书信,一边向康绍镛解释道。

    原来,就在英和进入军机处之后数日,一向有志于振兴清室,再造盛世的英和便即主动上言,请求旻宁清查天下陋规。英和认为,嘉庆中后期这些年来,各省开支日甚,府县经费往往不敷使用,是以各省无不默认了府县加征陋规收入,以便补充日常用度,此举虽属无奈,但因为平日缺乏规制,许多府县官吏征收陋规,便根本不以实际开支用度为限,而是层层加码,反复征税,多余的陋规收入,也因此落入了府县官吏私人腰包,如此一来,陋规便只能成为各省府县官吏损公肥私的挡箭牌。只是由于确实存在国用不足的问题,英和也建议不必尽数废除陋规,而是应当对各地陋规详加清点,逐一区分,必要的陋规可以改为正式赋税,便如同雍正朝火耗归公一般,而多余的陋规则应尽数裁除。旻宁初登帝位,自然也有一番作为之心,当即同意了英和的建议。

    很快,英和也给阮元和其他几名总督去了信,告知各人虽然托津和卢荫溥已经被罢去军机处之职,各人的目的已经提前完成,但振兴国朝之事却依然大有可为,所以希望各人在清查陋规一事上可以和自己齐心协力,如果各人能够有所作为,自己也会一力保荐几名总督,或入朝为军机,或入内阁统领百官。作为参与了当日总督大会之人,阮元当然也收到了英和书信。

    “老师,英冢宰为人学生也略知一二,清查陋规,若说有利民之处,那确实也是有的。可是……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如今都已经在直省为官多年,如今直省情况,学生清楚,老师清楚,可英冢宰长年身在京城,却反而未必清楚啊。”可是这时,康绍镛却是忧心忡忡,不觉对阮元感慨道。

    “兰皋,清查陋规,裁不急之用,无论如何,总是可以使民力宽纾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