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曹进喜的结局

    第五百三十二章 曹进喜的结局 (第2/3页)

失察者,一百斤罚俸一年,一千斤以上者降一级留任,五千斤以上者降一级调用。同时云南等地也被发现有百姓私种罂粟,自行熬制鸦片,道光也对此予以厉禁。

    按照清时惯例,但凡朝中要事,虽然皇帝也可以无视大臣,独自下发上谕,但无论嘉庆道光都是为政谨慎之人,除了一些无关紧要之事会直接下发上谕之外,大事往往还是先行集议,再定下上谕内容。嘉庆为求决策稳妥,要事往往先询问于军机处,再召集大学士九卿集议,道光时代相对简单,一般事务与军机处共决,大事则是皇帝、大学士、军机大臣三方合议,实在缺乏良策,再进行御门听政。有了稳妥的意见之后,再由道光以个人名义安排军机处下发上谕,保证宰相枢臣仅有议事之权,而无决事之名。

    但这一日的圆明园勤政门前,却出现了一件大逾常制之事。

    “曹中堂,皇上这几日一直在我耳边念叨。说这各省道府官员,自己有许多都不认识了。吏部开列的道府官员名单,如今还是道光元年的名字,这样哪里够用啊?所以皇上也想着,让吏部再列一份新名单,送给皇上备览。曹中堂,您这身兼内阁与军机处两方要职,这件事我就先跟您说了,之后,您也好早做准备呀?”原来这一日,曹振镛路过勤政门,准备前往军机值房的时候,却被曹进喜意外叫住。紧接着,曹进喜便向曹振镛说起了这件道光惦念之事。

    “曹公公,这件事我等自然会去办理,可是……曹公公,以往这种事若是出现了,都是皇上亲自召见我等军机处之人,面授机宜,我等拟下上谕,再由吏部去办。曹公公您这番话,确是关心朝廷大事,可是并不符合旧例啊?若是皇上口谕,你方才也应该说清楚啊?”曹振镛虽应下了曹进喜之言,却对道光的决议之法产生了不解。

    “哈哈,其实皇上还没来得及召见你们,向你们面授机宜呢。”不想曹进喜却全无防备,径自向曹振镛言道:“这件事啊,就是皇上顺口说说,可能下一次召见你们,就要你们去拟上谕了。我这想着,不过是一二日间的事,早一日办妥了,不是更方便吗?曹中堂,您要不也向兵部的玉麟大人转达一声,让他把各省八旗将军都统,绿营提镇名单,也开列一份出来吧?皇上今日念着文臣,明日没准就想着武臣了呢?玉麟大人又是新任兵部,办事机灵点,没毛病啊?还有,我看着仁宗皇帝旧时,这大丧之期一过,就要巡幸避暑山庄去了,如今仁宗皇帝丧期也要过了,所以这巡幸之事,要不您也早做准备吧?您看,皇上还总是说你们军机处和六部办事疲玩怠惰,这凡事早作些准备,皇上看着你们办事比以前快了,不就能少唠叨几句了吗?”

    “是吗,那老朽倒是要谢谢曹公公了。”曹振镛也随即奉承道。

    然而,就在这日下午,曹振镛面见道光之时,就将曹进喜与他所言之事尽数告诉了道光。

    “曹进喜,你好大的胆子!”道光听了曹振镛之言,当即勃然大怒,很快将曹进喜叫到勤政殿,当即向他斥道:“朕什么时候跟你说,让你去给曹振镛下口谕,叫他转达吏部了?朕又是什么时候跟你说,连兵部也要转告了?朕什么都没有让你去做,你怎能如此胆大妄为,竟然擅自向朝廷枢臣要求办事?若不是曹振镛今日告诉朕你越权行事,朕竟然还不知道,你居然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