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宝华峪悲剧起源

    第五百四十三章 宝华峪悲剧起源 (第2/3页)

四年,阮常生仍然只是户部主事,却无人可以小瞧于他。而就在这一年秋天,阮常生也得到英和特别借调,与英和一同参与宝华峪皇陵兴建。

    宝华峪以地理位置而言,属于清东陵所在之地,接近康熙的景陵与乾隆的裕陵。由于雍正时代渐已形成惯例,清代帝陵在东、西陵之间轮流增建,乾隆在东陵,嘉庆在西陵,所以道光也依循旧例,选择东陵之地兴建新陵。一连两月,英和与其子奎照、鸿胪寺卿鄂木顺额,以及京中前来协助自己的阮常生等人,对宝华峪进行了全面勘测,初步规划出皇陵兴建之地,可到了这时,各人却逐渐发现,这次“万年吉地”的兴建之事,远比最初预想困难得多。

    “奎照,享殿、方城、明楼的位置,都定好了吗?还有,皇上的后妃园寝,也要空出一部分。这宝华峪修成之后,孝穆皇后就要下葬,你可知道?”这日英和与众人观察了宝华峪之后,便即向儿子奎照问道,因英和早年拒绝与和珅结亲之故,英和娶妻生子甚早,这时奎照也已经做到了礼部侍郎。而英和所言孝穆皇后纽祜禄氏,是道光原配妻子,却在嘉庆十三年便即英年早逝,是以皇陵修建完毕,孝穆皇后遗体便要入葬,万万拖延不得。

    “阿玛,我们今日所见,已经围起来的那一部分,就是我们目前定下的陵寝之地了。”奎照也向英和说明道:“如今,我们礼部和工部已经定下了享殿、方城、明楼的位置,这里是建得下的。只是……后妃陵寝的地方,这里可能会有些紧张。”

    “有些紧张?也就是说,这里围起来的地方,不足以建立足够宽阔的后妃陵寝,是吗?”英和斟酌半晌,也向一旁的鄂木顺额问道:“鄂寺卿,若是用地不足,那我们向东西两侧再扩建一部分,这样可好?”

    “英中堂,你说难道我不想扩建吗?”鄂木顺额听着英和之语,却好似有些为难,道:“这宝华峪吉地方位,是我们与皇上反复商议之后定下来的。您方才也应该看到了,这围起来的陵寝之地,东首一侧,是一处山地斜坡,西首之侧,如今还有几十户百姓。若要扩建,要么迁走那些百姓,要么推平山坡,我们最初的想法,也是把百姓迁走,可是军机处之人却认为,强迁百姓是与民争利,皇上最后也不同意。但如果我们去推平那边的山坡,至少要再添三成人力,经费也至少要添两三成,此外,工期至少要在加半年。可是这些条件,皇上能答应哪个呢?”

    “阮主事,这次宝华峪兴建,经费一共是多少?”英和也向阮常生问道。

    “回英中堂,如今户部是一共定下经费二百万,目前已经调度了一百万出来,剩下一百万,会在之后三年陆续补足。”阮常生向英和答道。

    “阮主事,这万年吉地的费用,我大概估算过,我看少说也要三百五十万,才能把这里围起来的地方建好,若是还需要开凿山岭,那四百万可能都不够。皇上那边,怎么就给了二百万啊?”鄂木顺额听着阮常生上报工地费用,却是比先前更加担忧了。

    “鄂大人,户部几位大人的意见是,高宗皇帝乾隆初年,也在东陵这边兴建裕陵,彼时开销便为二百万。如今……皇上只拟定新陵规制为裕陵的四分之三,所以,也就只定了二百万之数。”阮常生解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