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灵堂之前

    第五百五十四章 灵堂之前 (第2/3页)

淡了下来:“你也清楚,现在这些走私鸦片之人,大多都是十几个人一伙的小贩,说白了,他们就是亡命徒,和叶恒澍那种有家有业之人根本就没法比。但也正是如此,我们捉拿起来,也比当年困难许多。鸦片都是暴利,而且只要一个人吸食鸦片,很快就能上瘾,之后,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出钱去买鸦片,所以那些人根本不愁没有卖家,几日工夫就能出手。咱们的人确实也抓了许多小贩回来,可是那些人相较于走私之人的总数,能占到多少呢?”

    “而且我看,你动用绿营也比最初几年谨慎了许多,咱们这一谨慎,那些人早就把大烟出手了。”杨吉也补充道。

    “是啊,可是韩庆的事,其实不瞒你说,让我心思彻底变了。”阮元也向杨吉感叹道:“当时我明白了,就算让绿营出去剿捕那些走私之人,如果绿营不是我心腹率队前往,那韩庆的事,难免不会再出现啊?捕拿了几个喽啰,销毁一点鸦片,又有何用?大部分还是都流出去了。我本来阅兵就要耗去不少时间,再加上剿捕鸦片贩子,杨吉,这些年,我……我是第一次感觉到,真的是很累啊?可是,我……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然而,在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对鸦片问题,阮元的后辈却也没有找到更加高明的应对之法。

    而阮元或许也不清楚,自己督广最后几年,查禁鸦片的形势堪称每况愈下,在此时东印度公司商人的统计中,道光元年,海外走私进入中国的鸦片约三千至四千箱,道光二年增至五千箱,三年为七千箱,四年接近九千箱,而阮元督广的最后一个完整年份,最高预估值甚至超过了一万箱。

    可是即便如此,仅就鸦片问题而言,若是从十年之后的广州反观阮元的禁烟之事,人们或许还能够找到一丝慰藉。

    “广州高级官员没有参与鸦片走私。”阮元督广之后十余年,当东印度公司一次接受英国议会质询之时,当年的东印度公司负责人马奇班克斯如此言道。

    可是中下层军官的问题,远比“高级官员”严峻得多。

    甚至在这时广州的大街小巷之间,许多对事实了解不多的文人,以及部分激进士人,都对阮元产生了不满之情。

    “你看看,刚才那个人又在抽鸦片了,你说这几年下来,咱们这广州城的总督巡抚,都在做什么啊?”

    “总督?让洋人卖米进广州,不就是这位阮元阮总督的主意吗?洋人哪里会真心过来卖什么大米,我看啊,他们的船都是一半装米,一半装鸦片,到了伶仃洋就把鸦片出手,再大摇大摆的进来卖米,还能少收税呢!这什么卖米的事,分明就是纵容洋人!照我说,这英吉利人如此居心叵测,走私鸦片不可胜数,咱们就应该彻底和他们摊牌,以后不让他们来我大清贸易才对!”到了道光初年,由于鸦片走私渐渐明显化,甚至有许多文人开始反对只在广州进行的中英贸易,认为彻底断绝中英商贸往来,方是禁断鸦片之法。

    “说得对!总督他一味宽纵洋人,这一点我们都有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