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孔璐华最后的旅途

    第六百零二章 孔璐华最后的旅途 (第2/3页)

中的君子国人、女子国人来到了咱们扬州,可不能让他们小瞧了你们哦。”这日孔璐华给几个孙子讲的乃是当时新出现的小说《镜花缘》,此书为嘉道时人李汝珍所作,而李汝珍也并非仅知撰写小说之人,经术之上亦有所长,阮元少时结交的好友凌廷堪,便也是李汝珍的友人,是以阮元一家对李汝珍其人其事倒是颇为熟悉。孔璐华便以他《镜花缘》中所言海外“君子国”、“女子国”之事教育几个孙辈,以求三人长大之后,果然能够德才兼备,无愧阮家门风。

    “祖母,孙儿记住了。可是祖母,爹爹说他书房那里,有祖父他老人家留下的海外地图,那地图上也没有什么君子国、女子国啊?祖母,您不会是在骗我们吧?”阮孔厚长子阮恩来出生最早,这时已经六岁,听了孔璐华讲的故事,竟果真问起海外之事来。

    “这个嘛……恩来,祖母和祖父以前啊,都是在一起做官的,这些海外之事,我们也没见过,都是出海的商人和西洋人告诉我们的,或许……或许大海之外,果然也有书里那样的君子国和女子国,只是商人和西洋人都没去过,也说不定啊?总之,恩来的祖父不仅是当朝宰相,而且学问见识,也都是海内第一,所以恩来以后要好好读书,有了学问,才能称得上仪征相国的孙儿啊?”孔璐华也没想到孙子居然问出这个问题,只好如此向他解释道。

    “那……祖母,孙儿什么时候可以见见祖父呢?祖母以前都说祖父在昆明,祖父什么时候可以回扬州啊?”阮恩来不解问道。

    “好孩子,你很快就可以见到祖父了啊?”孔璐华也对他笑道:“你祖父做了宰相,咱们一家都很高兴,上次你祖父来信还说呢,这孙子都六岁了,自己却还没见到一面,岂不可惜?正好,祖母也跟祖父说了,再过半个月,咱们就启程西下,去昆明看看你们祖父,怎么样呢?”

    “娘,您真的要再去一次昆明吗?”一旁的彭氏看着孔璐华,却也有些担忧,道:“娘的身体这才刚好,这一路颠簸劳累,娘能受的住吗?”

    “孩子,没关系的,娘这病都好了快一年了,昆明也不是没去过,这条路娘熟悉着呢。再说了,这次你和孔厚也跟娘一起去,哪里会有什么不便呢?”孔璐华却对远行之事不以为意,就在这时,门外两个仆从也走上前来,向孔璐华等人拜道:“夫人,谢宜人回来了,说是想见见夫人。”

    “快让她过来吧。”孔璐华也向二人道,很快,谢雪便抱着狸狸到了孔璐华等人齐聚的后院之中。孔璐华见她神情黯然,也向她安慰道:“月庄,古霞那边,都安顿好了吗?我也清楚,古霞在这个家里,其实跟你最好了,你舍不得她,我们……我们又哪里舍得古霞呢?只是……古霞从来和我们亲爱,若是她在天有灵,见到我们伤心至此,不能自拔,只怕她在那边,也不好受啊?月庄,以后扬州这边,还要麻烦你多照顾着呢。”

    “夫人,我……我知道的。可是……古霞是我们几个里面年纪最小的,为什么……为什么最先走的却是她啊?”谢雪虽然清楚孔璐华心意,但毕竟和唐庆云相处已有整整三十年,姐妹情深,却怎么也不能接受唐庆云离开的现实。孔璐华自也看得清楚,自己与谢雪相别也不过一年有余,可这时的谢雪,却已是面容憔悴,双目黯然,昔日讲诗作画之时的风采,也已是一去不复还了。

    “月庄,古霞和我论诗二十多年,她这一走,我心里又怎么好受呢?可是古霞从来都是善良之人,想来她临别之际,也是希望你能够好好活下去,多替她看一看这人间风景的啊?这一次姐姐也帮不了你了,可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千万……千万不要自己放弃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