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律劳卑事件

    第六百二十章 律劳卑事件 (第2/3页)

致,接下来道光将其罢免,似乎也证明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可如今关天培之言,却与卢坤所知截然相反,疑惑之间,卢坤也向关天培问道:“这……这不可能啊?若是炮台及时向洋船开了炮,那洋船怎么可能越过炮台,进入珠江口呢?难道我们的炮都没有击中洋船吗?这绝无可能啊?虎门最后一重炮台,叫大虎山炮台,不知你去没去过,那里是我恩师云南阮中堂督粤时所建,恩师从来精于数算,清楚那里开炮,必然可以击中洋船,既然如此,那洋船怎么可能越过炮台,继续前进呢?”

    “卢部堂,大虎山的炮台,我也去过的。那里的官兵都告诉我,洋船逼近大虎山的时候,炮台确实开了炮,也确实击中了洋船,其实镇远、横档那几座炮台也不是没有击中洋船,只是……”关天培沉思半晌,还是说出了一个卢坤难以相信的事实:“有兵士看到了洋船中炮的样子,他们说,洋船甲板甚是坚硬,我们的炮弹击中洋船之后,大半都弹了出去,只有少数几发炮弹可以打坏洋船甲板,但那几炮对于洋船而言,根本就不够用啊?”

    “这……这不可能啊?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卢坤听着关天培汇报海战情况,一时间也不觉冷汗淋漓。他自然清楚,若是李增阶果然昏庸无能,那换上一个敢于任事的提督,就可以解决水师问题,但若是炮台果然已经开炮迎击,却还是无法阻挡英国船舰,那就说明背后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关军门,虎门炮台上面,最重的大炮是什么样子的?”哈丰阿忽然向关天培问道。

    “回禀将军,虎门主炮台上有八千斤的重炮,大虎山那边也有七千斤的大炮,只是这样的重炮并不多,前后加起来,也就是十几门的样子。”关天培倒是对虎门炮台做了详细考察,当即向哈丰阿言道。

    “这便是了,卢部堂、关军门,这火炮之事,我还是懂一些的,如此说来,能击伤洋船的,都是那些重炮的炮弹。”哈丰阿也向各人说道:“寻常木料往往脆弱,炮弹一击便容易抵受不住,所以会被炮弹击穿,但若是木料本身结实,甲板足够坚硬的话,一般的炮弹就会因为重量不足,无法形成穿透。如果是这样,那就只能用更大、更重的炮弹。若是关军门所见不差,我想那击中洋船的炮弹,都是这种炮发射的,二十斤上下的重炮弹了。卢部堂、曾军门、关军门,按这个结果推算下来,只怕虎门六千斤以下的火炮,面对洋人的兵船,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那大虎山炮台,本是恩师督粤之时所建,原本想着一旦洋船接近,便可以直接击中,谁知这其中……这其中还有这许多难处啊?”卢坤听着哈丰阿之言,心中一时也没了主意。其实阮元修建大虎山炮台,仅就战略位置而言并无不妥,但阮元时代,炮台与英国舰船完全没有发生武力冲突,阮元自然也不清楚英国船只火力究竟如何,需要用多少火炮才能有效重创洋船,只是按照自己推想的英国火力,布置了三十余门火炮,其中超过六千斤的重炮,亦仅为三分之一。以客观现实而言,大虎山炮台的火力,还真就不能阻挡律劳卑那两艘驱逐舰。

    当然,律劳卑事件也是嘉庆十三年澳门炮台事件之后,中方炮台第一次向英国船只开炮,彼时吴熊光也只是为了开炮示警,并无击沉英船之念,根本不能有效判断英舰承受能力。而英国船只用火炮还击炮台,更是先前数十年所未有之事。可这种数十年不见的“巨变”,这时却降临到了卢坤和关天培等人头上。

    “卢部堂,如今之势,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加铸重炮,洋人这次走了,以后只怕也不会善罢甘休,虎门炮台那边,以后也少不了跟洋人打交道。如今这些火炮是不够用的了,那咱们就再添一部分,这一次,我们只铸六千斤以上的重炮,若是这些重炮都能有效施放,洋人兵船将要遭遇的火力,就是今日的数倍以上!到那个时候,难道咱们还击穿不了洋船吗?”曾胜想着此时别无他法,便即向卢坤建议道。

    “没错,我也同意曾军门的意见。”哈丰阿也向卢坤言道。

    “这……你们……这也确实是个办法。可是……”卢坤沉吟半晌,想着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应对之策,便即同意了二人之见,又向关天培问道:“咱们的炮台被洋人破坏了多少,修复起来,可有难处?”

    “破损的炮位有十几处,我看过了,情况都不算严重,若是能拨出几千两银子重修一遍,炮台自可恢复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