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汉宋议和

    第六百五十九章 汉宋议和 (第2/3页)

后,方东树在祁门去世,终年八十岁。他离世之际江南尚属太平,他也没有见到后世真正的巨变。

    阮元与方东树握手言和的同时,京城里的另一段友谊却也还在持续之中。这年除夕,身在京城的许延锦也寻了几个昔日秋红吟社的旧友,一并带了些酒食点心,前往西城探望顾太清。此时距离顾太清被赶出贝子府也已过去了将近四年,顾太清与载钊母子住在城西一间小院之中,不过勉强度日。是以见了昔年一众姐妹前来陪伴过年,顾太清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云姜,真是没想到啊,你说咱们最初相识的时候,你对我和夫子,都是毕恭毕敬的样子,那时候夫子还是贝勒。没想到转眼十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变化。”顾太清回想着家中变故,却也叹道:“所以我要谢谢你啊,如今的我,不过是八旗中一个普通妇人,多亏了当年还有几门亲戚,靠他们接济,我和载钊方能度日。可你们还是认着我做姐妹,这除夕之日还能陪我一起过,无论如何,我都该敬你们一杯,是我无能,我对不起你们啊。”

    “太清姐姐,你又何必这样说呢?”许延锦见顾太清感激之状,自也回礼道:“若说十年前你我初识那日,我……我和夫子确实念着你们是宗室贵胄,心中仰慕,也没什么说不得的。可那之后,我与姐姐多年吟诗作对,家中几番往来,在我心里,姐姐早已是我不可或缺的朋友,又何必在意其他什么身世、什么变故呢?无论爹爹还是夫子都和我说过,真正的朋友,无论同安乐还是共患难,都应该是朋友的,所以姐姐也不必自责了。”

    “是啊,以后无论是贫寒还是东山再起,我永远……永远会记得你们这些姐妹。”顾太清看着一旁的载钊,却也有种莫名的信心,向众人道:“你们或许不知,但我看得清楚,载均如今占了贝子府,可那又如何?载均成日不学无术,更兼花天酒地,他如今尚无子嗣,以后多半也不会有了。到时候属于载钊的那一份家产,我们一定能要回来的!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们……我们再摆一次宴,我定要再同姐妹们共饮一日!云姜,既然你们都带了酒来,我便也不客气了,只是……你们不会喝醉吧?”

    “姐姐,我们今日既然带了酒过来,自然是有准备的啊?今日就同姐姐同饮一日,以后的事,就不要想那么多了。”许延锦也将带来的美酒一一斟上,同众女笑道。

    “好,我西林春今日便以此酒为誓,无论今生来世,无论日后贫贱亦或富贵,在我心里,大家都是永远的姐妹!”顾太清之言方毕,诸女便也相继举杯,一饮而尽。

    十余年后,这一日顾太清的预言竟成了现实,载均袭爵不过二十年,便即早卒,身后无子。后经朝廷议定,由载钊之子溥芸继承荣亲王永琪一脉,虽然溥芸所继承的只是奉恩镇国公,但这也意味着,顾太清终于回到了旧日家中。顾太清直至七十八岁高龄方才过世,于当时清人之中,自也属于高寿。

    道光二十五年,因江宁和约中支付款项渐已缴清之故,先前多年驻扎在定海等地的英军终于渐渐撤回国内。可江浙闽粤四省海防,却是一副残破之状。无奈之下,道光只得开放海防捐纳,为恢复海防筹措经费。阮元也以阮福、阮祜及次孙阮恩洪的名义向朝廷捐输,以备海防之用,海防捐自也可以加快二子一孙的升迁速度,由于阮福、阮祜在六部担任郎中已有十八年之久,又兼近年以来,二人亦曾多次在各司主稿,是以此次捐纳之后,二人当即转正,分别前往户部、刑部担任实职郎中,且因捐纳之故,二人俱可成为知府候补,只待日后各省知府出缺,便可参与选用。阮恩洪也因捐纳之故,得了候补知县前往浙江学习待用。

    这一日阮元家中却又多了一位新客人,先前在淮安漕督任上便与阮元熟识的包世臣,竟意外来到了阮元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