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和珅寿宴

    第二十七章 和珅寿宴 (第2/3页)

与江春一家,原本有旧,而且和珅之前,还曾经给阮元送过礼。这个四十大寿,阮元若是不去,未免太不近人情。可阮元如果去了,翰林同列面前,他又将如何自处?想到这里,各人也不免为阮元的未来担忧起来。

    眼看已近黄昏,阿桂和那彦成不便久留外城,便拜别了各位文官,一同回府去了。而这一年的五月二十八日,便是和珅四十岁满寿,和府之内,一片张灯结彩,后海之上,也尽是丝竹鼓乐之声。

    无独有偶,就在五月二十八、九日,乾隆意外下旨,文武百官准备万寿盛典数月,多已疲乏,特许休假两日。故而二十八日下午一到,和珅的忠襄伯爵府门前便已络绎不绝,福长安自然也同了吴省钦、吴省兰兄弟,在和府里帮忙清点寿礼。

    “湖北巡抚福宁、定边左副将军恒瑞、湖南巡抚浦霖……闽浙总督伍拉纳,四川总督孙士毅!吴老师,这伍拉纳可是觉罗,孙士毅历任疆臣也有多年了,这一次,居然都来给和中堂送礼了?”福长安看着一大串送礼官员名单,难以置信的问向身边的吴省钦。

    吴省钦笑道:“哈哈,看这样子,朝廷外面,八总督十六巡抚,边境的几个将军,得有一半送了礼吧?诚斋,你看看这个,你可熟悉?”说着拿过一封名帖,摆在福长安面前。

    福长安抬眼一看,道:“湖广总督毕沅?吴老师,这毕沅我听说,是个精于学术之人,想来他这等人都是自命清高,不愿与和中堂交往的,怎的今日,竟也把持不住了?”

    吴省钦道:“什么精于学术啊?精于学术,就不能多看看外面,多通晓些世务了?眼看致斋这是四十大寿,什么意思?致斋年富力强啊!这大学士、军机大臣,再干二三十年,我看都没问题,那还多想什么?今日送了礼,来日他做学术也轻松些啊?”

    福长安道:“我看这京官里,一二品的礼也送了不少了。可惜啊,王杰、董诰这几个老木头梆子,还死挺着不来呢,你说说这些人,怎么就认不清形势呢?”

    吴省钦道:“这倒是无需着恼,王杰嘛,今年应该六十五了,董诰我看,也都五十了,都比和中堂大不少,以后的朝廷啊,肯定还是和中堂的!”其实阿桂也没来送礼,但二人都略去不提,毕竟阿桂比王杰还要大上八岁,看起来更无法阻拦和珅。

    福长安忽然问道:“庆公也没送礼过来?”

    吴省钦道:“庆公的脾气,你还不清楚?为人中庸得紧,他平日和致斋来往也不多,当然了,和阿中堂、王杰他们,也没什么来往,今日不来,倒也无妨。他毕竟三世卿相,朝廷里谁也动不得的。”

    二人所言的“庆公”乃是当时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庆桂。自乾隆五十一年王杰入军机处,至乾隆五十八年,七年里一直是六名军机大臣共掌军机处。其中阿桂是领班,王杰与董诰亲近,和珅常与福长安共事,最后一位,便是这位庆桂了。他本姓章佳,祖父是雍正朝大学士尹泰,父亲是乾隆前期大学士、军机大臣尹继善,至庆桂这一代,已是三代官居一品,故而家世显赫,不亚于福长安的富察家。庆桂平日严谨稳重,为人中和,故而乾隆也颇信任他。

    这时,吴省兰从一侧走来,道:“福大人,令兄嘉勇侯到了,只是……嘉勇侯不太愿意进来,要不,福大人去看看?”

    福长安也知道,兄长福康安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又曾在乾隆四十六年,同和珅一起西征苏四十三,亲眼见过和珅战场指挥不力。故而他虽然和自己是兄弟,却一直瞧不起和珅,也极少同和珅来往。这次也是因乾隆八十大寿,特意进京祝寿,顺带被自己邀请,才破例来一次和府。看起来也只有自己这个兄弟,才请得起他入内。

    走到门外,只见当中站着一人,一袭绛红袍子,相貌也算得上俊秀,只是眼中满是傲气,似乎在场一干人等,都只配为他为仆执役一般,自然便是福长安兄长,两广总督、嘉勇侯福康安了。周围人等自然知道这是乾隆面前最得宠的嘉勇侯,哪里还敢接近?都只让在一边,远远看着,不敢入府。

    福长安看兄长这般神色,忙陪笑道:“三哥,小弟知道兄长屈尊前来,大是不易,让三哥为难了。只是,小弟早已答允了和中堂,今日便是让和中堂跟三哥讲和的。还望兄长饶了小弟这般不是,也……也给小弟一个面子,如何?”富察一家原是兄弟四人,但傅恒长子福灵安、次子福隆安此时均已去世,只剩福康安和福长安兄弟二人。

    福康安虽说不愿给和珅祝寿,但终是经不住兄弟百般央求,眼看福长安如此谦恭,想着来都来了,也没必要再僵持下去,便道:“既然诚斋都这般说了,我也却之不恭,但你记着,我今天给和珅一个面子,他明日,也得帮我把事办了!”说着在福长安身后走进了和府,刚入府没几步,看着刘全迎上,便冲着刘全道:“刘全!把和珅叫过来,我有事要和他商量。”

    刘全虽然平日仗势欺人惯了,但眼看面前是福康安,自然不敢怠慢,忙陪笑道:“嘉勇侯,这里人多,不好说话,不如嘉勇侯先到偏厅稍候,我家老爷即刻便到。”说着便去请和珅过来了,福长安熟悉和府形貌,将兄长带到后园。只过得片刻,一人身着锦袍,在刘全陪同下,满面春风的上前给福康安做了一揖,自然便是和珅了。

    和珅眼看福康安到访,他是伯爵,而福康安是侯爵,更兼战功无数,自己讨不到任何便宜。只好自谦道:“嘉勇侯日理万机,今日却还能光临寒舍,实在是下官荣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