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思维决定结果

    第1254章:思维决定结果 (第2/3页)

样,就感觉少了点什么。

    开着车来到公司后,便组织了一个针对标书讨论的会议,因为还有两天就是竞标大会了。

    好在周沫帮我们争取了时间,还给了我们重新拟定标书的机会,要不然我们是真没机会了。

    而我也决定孤注一掷,花重金从国外聘请高级研发人员来公司参与新能源的研发工作,这也是能拿下新能源项目的关键。

    会议上,我将这件事情和大家伙儿商量了一下。

    袁工却有些不赞成我的决策,这也是我们项目部成立以来,他第一次不赞同我的决策。

    他对我说道:“陈总,有个问题很冒昧,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请教下。”

    我朝他点了下头,示意他说。

    他缓缓站起身来,说道:“由于竞标前期的突发性问题,现在公司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虽然我们现在重新拟定了标书。但说句实话,谁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赢得这次的竞标。”

    稍稍停顿一下后,他又继续说道:“而我好奇的是,在这种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地不惜花重金去国外挖研发团队,这样的决策可能是会拖垮公司的。”

    袁工这一席话出口后,大家都开始表示赞同起来。

    就连高胜,也开口说道:“是啊!老大,这事儿你怎么没跟我商量过呢?”

    我确实没有和别人商量过,包括高胜,因为这是我和安澜一起决定的。

    这确实很可能拖垮公司,要知道从国外聘请一个专业的研发团队,这笔资金可不容小觑。

    而今,公司的资金还没有被解冻,我们现有的资产连支撑集团日常开销都有些问题,更别说重金聘请研发团队了。

    可我和安澜最终商议后还是决定这么做。

    有两个好处:一是研发团队加入公司会在竞标大会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二是,研发团队和公司里以袁工为首的技术团队可以相互调解。

    说白了,管理学上有一个词语叫做:制衡。

    意思是指两方或以上形成一种相互制约,但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研发团队的核心人物一旦进入公司那么和袁工职位相同,他们可以相互制约,权力平衡。

    不过袁工说的这一番话是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