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监军出马

    第562章 监军出马 (第1/3页)

    光字营的监军赵凯,是辽东出生的。他能坐上这个位置,就是侥幸所得。

    因为东江镇身处敌后,每日战事频繁,而且条件艰苦,朝廷那些养尊处优的文官,根本就不愿意上这里来任职的。

    而后来的赵兴那一批又一批的天子门生,赵兴也不愿意将他们派到这里来。因为他认为,将自己这些难得的门生,派到全国各地推行他的新政,更有必要。

    但是为了推行监军制度,也为了搞军政分家,也需要在东江镇中设立监军。

    这样两难的事情怎么解决?

    赵兴认为很好解决。

    原因是,辽东也有一大批历朝历代的秀才举人,还有不愿意为建奴服务的官员,他们千辛万苦的逃到了皮岛。

    但是皮岛的地盘毕竟狭小,机构简单,根本容纳不下这些跑过来有功名士子。

    同时,这些秀才举人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适合他们的工作。这样就只能让他们处于穷困潦倒之中。

    但闲置他们,终究不是办法,这会打消后续来投奔东江镇士子的积极性。

    于是,赵兴就将他们的佼佼者,分派了各级监军。发扬他们的余热,也等于变相的安置他们。

    只有这些人吃饱喝足,才能让依旧深陷辽东的文人士子,看到希望,继续投奔到东江镇来,不至于让他们被逼迫着走投无路,加入到皇太极的行列中去。

    一个以范文成为首的,有几百个汉奸的队伍,已经无限的壮大了皇太极的隐形实力,不能让他们再壮大下去了。

    赵凯,就是在这样机缘下,成了光字营的监军。

    赵凯是一个及守本份,却又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

    他清楚,大明虽然文贵武贱,但文人想要快速的提升,就必须有军功,这是一条捷径。于是他坚决不触碰军政分家的原则而犯错误;却又潜心研究兵法战略,尤其是毛文龙历次在辽东作战中的心得体会。领悟颇深,也从中学到了许许多多军事上的知识。

    刘光祚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