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都想打一仗

    第228章 都想打一仗 (第2/3页)

《啸亭杂录》卷一)

    然而就在他耐心等待消息的时候,突然间在北京内的细作回报:“袁崇焕被下狱了。带进城的喇嘛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崇祯,连阁老级别的人都没有见到。当时皇太极愣了半天,最终轻轻的合上书本,长叹一声。”

    看来,自己必须要改变状况,对北京城进行压迫了。看来城下之盟,想用不流血的方法就要达到效果,是不会实现了。

    “召集群臣帐议。”皇太极当时下令。

    在这个时代,皇太极虽然贵为大汗,但还不能像后世辫子戏里那样,一言九鼎,乾纲独断,时不时的贝勒们还敢对皇太极拔刀子说话呢。

    他们依旧实行着野蛮人的议政方式。在行军打仗中,大家围坐在一个篝火旁,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意见,最终实行简单的民主,谁说的有道理听谁的。这就是所谓的多王议政。

    这种广泛的民主,有其极其严重的弊端,那就是一件小事,都会出现争论不休的结果,往往在紧急的军情上,耽误事情。于是后来,建立了八旗制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不再是所有的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而只有大汗召集八旗的旗主共商国事,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八王议政。

    而再后来,从多尔衮当了摄政王,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废除了八王议政制度,挟天子以令诸侯,采取了汉人的皇权集中制。这样原始的民主的形式才最终消亡,所有的人都成为了皇帝的走狗,成为皇帝的奴才。

    但好在满清也有一个制度,抑制住了昏君的出现,他们不是采取大明朝廷的内阁和皇上制衡制度,而是采取了铁血丛林法则下的太子选拔制度,真正做到了能者上,昏聩无能者这下。

    所以在慈禧当政以前,整个满清的朝廷,就没有,或者说是几乎没有出现昏君。这也就是物竞天择,丛林法则的好处吧。

    随着皇太极的命令下达,跟随来的五旗旗主,还有一群年轻的俊杰,加上开国五大臣仅存硕果安费扬古,愉快的走进了皇太极的行辕大帐。

    等到大家都到齐了,皇太极坐在上面平静的道:“用和平的办法,来要求大明皇上和咱们议和,现在来看,已经是不现实的了。那么剩下一条路,就是打。以打处和,实现我们的目的。”

    最具有发言权的大贝勒豪格道:“我早就说过,阿妈当初的办法实在是太过缓慢。现在我们兵强马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