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大明的军工

    第326章 大明的军工 (第2/3页)

姓,只要你一句话,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感动中的赵兴,听到了这句话之后,心中是无限的欣慰。

    崇祯让自己变成孤臣,从现在开始,其实不过是在朝堂上,自己似乎是孤臣。而在京师之中,自己掌握着死心塌地的2万,再全国是六万锦衣卫的上下。在西北,自己又和洪承畴孙传庭结成了最牢靠的同盟,更有了王尽忠的死党。现在,又在东北,获得了东江镇所有将士的忠心,朝鲜的归心。虽然自己的实力,还没有足够强大,但已经足可以保证自己不死。

    左右这个大明朝廷,即将从现在开始。

    赵兴从现在开始,才真正有了改变历史的信心。

    光着膀子,趴在红红火火的高炉观察口,看着里面那沸腾的铁水,按照后世的经验,赵兴猛的大吼一声:“开闸口。”

    一个壮汉,穿着石棉保护的衣衫,抡起了大铁锤,狠狠的砸向了那高炉的门口,一股喷涌而出的铁火洪流,冲到了早就准备好的水槽。随着一彭巨大的水气升腾,一个老师傅,战战兢兢的走到了水槽前,用手中的小锤子,轻轻敲打水槽里冷却的铁锭。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敲打了一遍,就在所有人屏气凝神,赵兴忐忑不安之中,突然间发出了一阵狂吼:“是钢,真正的好钢。”

    随着这一声论断的呼出,整个车间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狂呼。赵兴双腿一软,然后努力的站起来,心中不由感慨:“一个写穿越文的老师,酒徒大人,真没有欺骗人啊,感情炼钢,在古代炼钢,竟然如此的简单。”

    踉踉跄跄下了高炉,对着兴奋不已的孙元化,赵兴以一种导师的姿态教导道:“实际,科学这个东西,并不是你眼前所看到的这么简单,他必须有一个深厚的积累,然后出现一个瓶颈,当一个伟人站出来,打破这个瓶颈的时候,就会让整个科学,如火山一样喷发。而很不巧,打破这个瓶颈的不是你,而是我——伟大的锦衣卫指挥使,真正的科学家——赵兴。”

    面对这样的自吹自擂,孙元化佩服的五体投地,然后和赵兴谈论的却是满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