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自强不息

    第七十四章:自强不息 (第2/3页)

正法!六年前我就对自己说过,退一步,为的,是进两步,我刘洪良,会回来的。”

    青石板路上,满带炊烟气息的小巷子内,落日余晖下,他面容坚毅,身影,也越发挺拔。

    对于这样一个人,她震撼了。

    六年前不过十七岁的他,意气风发,年少耿直,因萧宝成一事受累,导致当年不仅落榜,还遭到对方疯狗一般的迫害。

    兆和五年,兆和五年,刚好律法改革,他无法证明萧宝成有罪。寒门学子,无权无势,不得已拜别父母,离乡游学,前往“有道书院”寻求庇护,这一去,就是将近六年。六年过后复考科举,在千军万马之中过那独木桥,凭真才实学连中两元,在最后关头又险险被害,并累及老父伤痛加身。身为一名熟读圣贤书,把仁、义、礼、信、孝悌、世间大道看的比命都重要的人,在萧宝成身上吃过的苦头,于他而言,该是怎样的无奈。

    但他并没有愤世嫉俗,自怨自艾,反而越挫越勇,越发平和。她也终于明白了陈同非对他的评价:心性超脱常人。

    刘洪良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易经》中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司业大人,下官已经誊抄完毕,请您过目。”

    徐谨见温从吟进来,恭敬地将名单呈与他。

    温从吟接过来,细细看过后,抬起头温和地夸赞了一句:

    “文吉字写的很好。”

    徐谨垂下头:“大人谬赞了。”

    ……

    翘首以盼、跺着小脚终于等到了散值,走出那成贤门后,徐谨一身的轻松,如同儿时坐了一天的冷板凳终于等到下学一般。

    而身后,这座尊贵的,肃穆的,专为培养国家官员的学府,那里的学子却不像她读书时那般,只为了知理明义,修身养性。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多少文人墨客内心的真实写照。三日后就是决定命运的时刻了,不少监生满足资格,也会参试,这些时日以来,废寝忘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