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 权总管

    第两百三十四章 权总管 (第2/3页)

的那场战斗,已经过了一个半月了。大家都早已预料到斡赤斤会抓紧派人彻查此事,并开始向南京府发难,但是谁都没想到,斡赤斤会把矛头首先指向洪福源。

    只不干失踪,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判断出来,必定是忽察与东真军所为。

    难道是和林那边事情有了变化,忽察通过窝阔台汗对斡赤斤施加了某些影响的缘故?

    这是赵权做出的第一个判断。但是,这个判断被侍其轴直接否定。辽东距和林近五千里的路程,即使忽察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和林,立即取得窝阔台汗的支持后,再快马赶到开元府,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

    不过,这并不是大伙儿争论的重心。是否要对洪福源施以援手,成为摆在大家面前,一个很棘手的事情。

    之前与洪福源达成口头上的不平等协议,确实是形势所迫。按侍其轴的意思,这种协议是可以不用去理会,而且关键是南京府现在根本不可能派出多少兵力,去支持洪福源。

    少了没用,多了以南京府现在的情况,根本承受不了。即使倾尽南京府所有的储备,也支撑不起一次千人以上部队的长途战事。

    救,是肯定要救的!这是赵权很坚定的意见。

    “人无信不立,一言为重百金轻。我觉得,咱们将来,还是应该将诚信放在第一位置,慢慢地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这样子今后无论在内部管理,还是对外事务的处理上,都会简单轻松许多。”赵权对大伙儿道。

    “确实如此!”首先表示赞同的是李治,

    “诚以修身,信以立世,诚信者,下之结也!”

    “国以义立而王,国以信立而霸。”侍其轴也表示的一定程度的支持,对他来,搞阴谋诡计,没有任何的心里障碍,但从长远来,一个掌权者愿意执邪以信立国”之道,对于辅佐者来,当然是件好事。

    真的能够如茨话,起码自己不用担心鸟尽兔死之忧。而赵权其实纯粹只是想从现在开始,为南京府打造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品牌形象,这样以后对外开拓商业,就可以事倍功半了。

    至于立国、霸国什么的,还远非他现在有心思去琢磨的事。从是否要救援洪福源,扯到

    “国以信立”,这话题似乎有些偏了。众人重新回到如何为洪福源解困的问题上。

    详细地询问了洪福源派来的信使后得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