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火罗之稻

    第四百七十三章 火罗之稻 (第1/3页)

    未等梁申答应,王栖梧又探过头问丁武,

    “不知……”

    “我比你们两岁。”丁武不置可否地答道。

    “丁兄弟,年轻有为啊!”王栖梧着,已经把马挤入两个之侧,与他们并肩而校一路交谈中,但凡梁申所问,王栖梧倒是知无不尽。

    王栖梧世居辽东辰州,祖父王庭筠以文词渊雅、字画精美而闻名于世。

    其父王曼庆则善墨竹、树石,颇有乃祖之风。然而,自金国失去辽东之后,辽东战乱不止,王氏一族家道便渐渐衰弱。

    到了王栖梧,虽然自幼便在书法上显示出绝佳份,但值此乱世,想靠着书画与文采,别重振家道,连安身立命都会一种奢望。

    因此,成年之后,王栖梧便四处游历,希望能寻找出誓机会。然而辽东军阀此起彼伏,所有人看重的都是兵力是否雄壮、武器是否尖锐、铠甲是否坚硬,哪会有人会对这些文人心生兴趣。

    更何况,这些执掌兵权之人,自己都是今日不知明日事。即使有长远目光之人,现实也不容许他们去沉下心来琢磨地方的建设与治理,费了许多心思,最大的可能就是给别人作嫁衣。

    总算辽东初定,但是统治这片土地的蒙古王公贵族,依然没有人重视文人。

    家世越显赫,却越是他们掠夺的对象。数年功夫,王氏家族便被彻底抢空了。

    这些年,王栖梧四处寻求机会,足迹几乎遍布两辽之地。他曾经在锦州任过主簿,也曾在沈州当过参军,甚至还去洪福源手下呆了一阵。

    但至今为止没有遇见一个既能信任他,又可以令他折服之人。直到前一阵听赵权等人,击溃开元府军、率东真军安全北撤、重整南京府,并且有开始招贤纳人之举,颇为心动。

    只是苦于没有门路,不好贸然前往。直到在辽阳,与王鹗等人偶遇。看着充满激情的王栖梧,一会儿涕泪交加,一会儿情深至牵梁申自然不会完全相信,不过对于王栖梧的经历,梁申还是有些心动。

    毕竟南京府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像王栖梧这样,对辽西辽东的各个势力,能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梁申与丁武就这样听凭王栖梧的一路絮叨,到了墩台。封扬与墩台上的守卒打了个招呼,安排众人略事歇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