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度量衡

    第五百一十章 度量衡 (第1/3页)

    李治要领着人,继续探查南京府周边的地形,尤其是矿产。赵权深知,东北这地方,矿产极为丰富,只是他也只能给李治一些大概的位置,能挖到什么东西,更多还是得靠运气。

    这一年多来,运气算是不错,挖到了一个型的铁矿与一座中型煤矿,还找到了一些石油。

    不过对于石油的开发与利用,目前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赵权还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精炼,有猛火油可用,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了。至于煤油、汽油之类的东西,还需要时间。

    负责军械改进与制造的李毅中,在战前除了打制出一百套完完整整的人马具装铠甲之外,就是研制出用弹弓发射的陶丸。

    陶丸虽然打不死人,但只要击中人脸,炸开之后,便可令敌基本丧失战斗力。关键是陶丸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想要多少,便可在短时间内无限的供应。

    对于守城的士兵来,这绝对是性价比相当高的一种武器。

    下一步,可以考虑,在陶丸之中,加点什么料……

    为了使大量制作出来的陶丸,有统一的重量与大,李毅中在李治与陈耀的支持下,被迫开始重新整理统一的度量衡。

    标准化作业啊,这是一定得要推行的事情。

    “可以开始推行以米为基准单位的度量衡了!”赵权有点兴奋地琢磨着。

    “史言黄帝命隶首作算数,又言黄帝设五量,即权衡、斗斛、尺丈、里步、十百。少昊也同度量、调律长,虞舜接尧之位后,更是同律度量衡。”李治开始摇头晃脑地道。

    黄帝就开始设计度量衡?赵权脸露不相信的神色,不过他突然有些好奇,古代的冉底是用什么来确定长度、重量与容积单位的?

    李治似乎看到了赵权的疑惑,接着道:“孔子家语有言: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斯不远则也。”

    赵权听得一怔一怔,有些不可思议。忍不住地伸出手指头,自己比划起来。

    中指中节上一横纹称为“布指”,这是一寸?

    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