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泉州的海商

    第六百五十六章 泉州的海商 (第2/3页)

相接,双层亭屋,绕以蓝色帐幔。

    一帘珍珠,将二楼厅室隔成内外两间。

    赵权被引入内间,在座诸人纷纷起身问候,一时热闹。

    此次的聚会的召集者,是泉州王家的家主王永昌。

    王永昌先祖王元懋曾经南下占城,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占城国附马,在占城居住十年之后,回归泉州。并且一度掌控了泉州至占城的绝大多数贸易。

    另外一个是朱家的朱化云,此人先祖朱纺以经营香料起家,曾控制三佛齐直至临安的香料贸易,十年时间便积累了二十万贯家产。

    第三位是李家,其先祖李充则是专营泉州至日本的生意,以丝织品与陶资的贩卖为主。

    显然,这是一个有些特殊的商业团体聚会。

    泉州的海商,如果单从明面上的贸易额来看,排在首位的自然是蒲家,即蒲寿庚与蒲寿宬兄弟,以及蒲寿庚的女婿佛莲。泉州往南洋大半的贸易,已经全被蒲家收归囊中。

    紧跟其后的,是施家。施家的先祖为大食人施那帏,早年寓居泉州,已过五代,成为泉州的永住者。

    也就是说,如今泉州至南洋的贸易,最少超过八成,都被这些蕃商所掌控。当然,他们的背后,还有皇族的力量夹杂其中。

    只是,到底是皇族控制了这些蕃商,还是蕃商控制了皇族,这就不得而知了。

    而今日在座几位,可以算是泉州海商的第二大势力。他们虽然是泉州最早从事海外贸易的家族,但如今已被挤入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南洋贸易的份额逐年下降,北上日本、高丽商路断绝。现如今,也只能做些与宋国其他地区的买卖。

    这些境内贸易,虽然交易额也是巨大,而且不受季风影响,一年可以行走多趟,但是与南洋贸易比起,利润薄了太多。

    就像一个每天可以赚一个亿的那只企鹅,让他花一个月去赚一千万的钱,可能会让他感觉到淡淡的污辱。

    内厅觥筹交错,外厅一个官装女子,在袅袅的香气中,操琴而歌。

    香是好香,女子技艺也不错,歌声婉转悦耳,琴声欢快而流畅。

    但是赵权心里,却感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