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二五计划

    第六百八十四章 二五计划 (第2/3页)

前南京府已经开始向高丽集结军队,但毕竟还只是在双方控制的边境线区域,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如今将此事摆上桌面,难免会引发外界的质疑。

    尤其是和林,会答应南京府这种事实上的扩张吗?

    “在下一个阶段,南京府将会以商业立府。以水军实力的增长作为最强后盾,发展与山东、日本、南高丽以及宋国的贸易往来。”

    赵权的语气转缓,室内果然又响起一片的质疑声。

    商业立府,实质上就是商业立国。

    有哪朝哪代会这样重视商业的,这简直是舍本逐末!

    士农工商,赵权之前强调农业与工匠的重要性,大家还能理解,可是把商人地位提到立国的位置,那就匪夷所思了。

    而且,在准备攻略北高丽的同时与南高丽展开商业往来,这种操作,会不会让别人怀疑,南京府有失信义?

    而宋国……除了绫罗绸缎,珠宝玉石,有什么东西会值得南京府去交易的?

    那些东西,只会让人玩物丧志,从而令南京府的上下将士,与宋人一样,懦弱畏前,只知偏安一隅,自得其乐。

    众人的疑虑,赵权已有预料。

    别说这么多人,他之前在预备会议中提及这个立府思路时,就是连侍其轴也不太理解。

    南京府现在的在册人口虽然已经突破三十万,但还是太少了,只堪堪比过一个泉州府。

    这样的人口基数,想对东北区域进行有效管制,都有些捉襟见肘,更别说高丽了。

    而至于中原,即使三十万人全化作士兵,也会被迅速淹没于汹汹人潮之中。

    在人为的控制上有目的地发展商贸,全面打击对方的经济体系,从而让这个区域无法保持经济上的独立。

    垄断、倾销、利用虹吸效应大量地吸引劳动力的外流,破坏其最根本的经济结构,让其失去经济上的自主能力。

    这,才是赵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粹所在。

    战争,终究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而要反抗这种经济上的渗透与侵略,最有效的办法,也许就是清末时的“闭关锁国”。可是即使如此,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麻烦,彼此间的差距终究会被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