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木兰花慢

    第九百五十三章 木兰花慢 (第2/3页)

经没有任何军队支持的契丹人!

    在可以想象的将来,当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扫平禾忽与大权国之后,庙堂之中大概再也看不到汉官的影子了!

    自己,到底扶持了一个什么样的帝王?

    刘秉忠面色煞白,只觉得浑身冰凉,禁不住轻轻地打着哆嗦。

    赵璧裹了裹身上的裘袍,带着歉意说道:“宣慰府破败,年久失修,难御风寒。刘兄他日若是重建新都,赵某倒觉得,可以给主要衙门增添一些保暖设施。”

    刘秉忠呆呆地看着赵璧,满脸悲戚之色。

    赵璧被看得很不自在,清咳一声,说道:“仲晦兄一路劳累,要不先去歇息,以免风寒侵体,落下病根。”

    刘秉忠茫然地点了点头,起身走出燕京宣慰府。

    落脚之处,是一间位于城南的客栈。

    客栈倒也宽敞亮堂,只是自从忽必烈出兵榆关,断绝了与东北的商旅往来,燕京人迹渐少。这客栈也显得空寥安静。

    刘秉忠不吃不喝,在客栈中躺了一日一夜。

    苦思冥想,却依然不得要领。

    刘秉忠觉得,自己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十多年来的辛苦与努力,得不到回报暂且不说,如今却发现自己一切的行为,都已经成了一个笑柄。

    一个足以让天下人口诛笔伐的笑柄!

    早知如此,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去辅助以汉人为尊的南京府?

    直到第二天夜幕将临时,随他前来燕京的老仆,终于看不下去。不由分说,将他拉出客栈,来到离客栈不远的一处酒楼。

    这酒楼名为“燕山阁”,是由当年的石忽酒楼改建而成。虽然如今生意大不如前,但依然是整个燕京城里,最为有名的一座酒楼。

    刘秉忠如行尸走肉般,随着老仆进入二楼一处雅间。

    桌前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刘秉忠却一筷未动,呆呆地看着窗外这座渐渐没入夜色中的城市。

    寒风呜咽,灯影忽暗忽亮。

    街上行人寥寥,唯有酒楼之中,依然传出此起彼伏的欢闹之声。

    四十年的人生,如一幅幅画面,在刘秉忠的脑子中不停地闪动。

    年幼时的苦读求学,却遭遇天下大乱。

    满肚子的才华,想货于帝王之家。可是中原,竟然已经没了帝王!

    曾立下的雄心壮志,被这个乱世打击得零乱不堪。

    绝望之余,弃官为僧,云游天下。

    直到被海云法师邀至和林,见到忽必烈。

    那时,他还只是一个落魄的小王子,没有任何势力,不被其他蒙古王公所重视。连他的母亲,都在明里暗里地打压他,把家族里所有的资源向蒙哥倾斜。

    那时候,他平易近人。但凡有中原儒士前来,总是倒履以接,促膝相谈。

    那时候,他们心若赤子,视这天下如棋,激昂江山,挥斥八极。

    心情一时激荡,刘秉忠低声喝道:“笔墨,伺候!”

    不多时,雅间门被推开,一人进来,将饱墨之笔递到刘秉忠手中。

    刘秉忠眼睛盯着雪白墙壁,提笔凝思片刻,举笔挥墨于墙,走若龙蛇。

    “望乾坤浩荡,曾际会,好风云。

    想汉鼎初成,唐基始建,生物如春。

    东风吹遍原野,

    但无言,红绿自纷纷。

    花月流连醉客,江山憔悴醒来。”

    一阙刚完,刘秉忠驻笔而思。却听身后一声大叫:“好诗!好词!好字啊!”

    刘秉忠愕然回首,却发现一个不太胖的胖子,手上端着墨水,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此人,竟然是陈耀!

    “你——”刘秉忠大惊失色,手腕一甩,墨汁直扑陈耀而去。

    一道断断续续的黑墨,如行云流水般地从陈耀的脸上,一直盖到了身下。

    “刘先生,何至于此!”陈耀幽怨地看着刘秉忠。

    “你……你为何会来此?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刘秉忠眼光闪动,雅间内却已经没了自己那个老仆的身影。

    “行了,别找了!你那老仆,我让人先伺候起来,没有任何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