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破局之术

    第九百九十七章 破局之术 (第2/3页)

权一声嗤笑。

    “起码,他表面上做得很成功。你看,现在宋国对元国就亲近了许多,朝堂诸公,甚至准备派遣理学大家,与北地儒士商谈合办书院之事。”

    文化输出?

    忽必烈这几张牌,打得相当绝啊!

    每一招都击中这些宋国士大夫的要害之上,简直是正挠到了他们最痒之处。

    朝堂之上,借助外力,势压掌权的贾似道。朝堂之外,利用理学,联合北地儒士,形成席卷天下的可能。

    虽然宋元还没有正式签订协议,但是这种形式的结盟,还真不好破啊!

    相对于元国而言,自己显然不可能给出任何更好的条件。

    不可能帮那些人宰了贾似道,也不可让理学人士去东北传道授业,更没什么能帮他们去告慰祖宗的大功劳奉送。

    “权相公与蒙古人打了数十年交道,对忽必烈知根知底,可有破局之术?”

    贾似道语意诚恳。

    赵权明白,若不是他几乎陷入困境,是不会对自己开口求助的。

    赵权倒去茶渣,重启一泡。一边慢慢地梳理着自己的思路。

    与贾似道会面,当然不是指望达成联宋抗元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他,最快地了解到宋元和谈的详细情况,并寻找破坏的可能。

    “有一事,权某一直无法理解,不知师先生能否为权某人解惑?”

    贾似道点了点头。

    “师先生在鄂州大胜,忽必烈领兵北撤之后,却留下张柔驻守白鹿矶。有这样一支兵力存在,无异于如鲠在喉,权某不明白,为何宋国就可以一直容忍到现在?”

    贾似道嘴角咧出一丝苦笑。

    “几个原因。

    一是张柔驻守的兵力虽然不过数千,但是白鹿矶易守难攻,想将其驱逐,没有付出一两万伤亡的代价,几无可能;

    二是,张柔的要求很明确,他不想占据宋国之地,只是想要将白鹿矶经营成一个贸易的榷场,以利双方国民;

    其三,张柔声称,若是我能释放郝经,他接到忽必烈旨意之后,便会撤兵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