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肩负重任

    第249章 肩负重任 (第2/3页)

    光是两所言商学院,已经花了他不少的银子。

    在没有效益之前,学院就是个吞银子的无底洞。

    “王爷,我实在没有那么多银子。”苏言不由地诉苦说道。

    “银子的事你放心,不会让你吃亏就是。”摄政王想想后又说道:“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富可敌国。”

    闻言,苏言不由地心想。

    摄政王怎么就如此肯定,我能富可敌国?

    此事我都不敢确定,难不成摄政王还会算命,未卜先知?

    摄政王对于算命瞎子郭老多有推崇。

    不会是受郭老的影响,拿神棍那一套来忽悠我吧?

    不过既然摄政王如此说了,意思就是,让苏言他无需操心银子的问题,只管把事办好。

    “王爷,兴建学堂为何不以朝廷,或者您的名义?”苏言心中疑虑重重,不由地问道:

    “如此一来,将来那些寒门学子学有所成,入朝为官,必然对王爷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诚如苏言所说,以楚国之力兴建学堂,普及教育,对于摄政王的统治来说,好处多多。

    摄政王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太学就是一个很坏的例子。”摄政王难得地耐心解释说道:

    “以朝廷的名义去兴建学堂,只会如太学一般,将来依旧会被那些,出身士族门阀的官员所把持,成为更多的太学,如此一来,对本王而言有何用?”

    这就是掌权者的悲哀。

    摄政王不可能事事亲为,总还是需要依靠那些官员去办事。

    朝廷兴建太学的初衷,自然是为了给朝廷培养国之栋梁。

    然而,长久以来,太学掌握在那些士族门阀出身的官员手上,使得太学,沦为士族门阀培养子弟的途径不说。

    就是那些少数有幸,以自身名气才学,进入太学的寒门学子。

    他们也需依附于掌管着太学的士族门阀,才能得已进入朝廷为官。

    如此一来,太学培养出来的少数寒门学子,依旧是士族门阀一条船上的人。

    这也是为何,以士族门阀官员为首的保皇党,能如此的根深蒂固,难以动摇其根基。

    这便是为何,明明摄政王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面对保皇党时,却有些束手束脚的原因之一。

    把那些大大小小官员都杀光了,谁来替摄政王治理楚国?

    因此,摄政王这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