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春秋简述

    第一章 春秋简述 (第1/3页)

    本书所叙述的,是春秋时代二百七十年间(BC722——BC453)的历史,该段历史始于鲁隐公即位,终于赵魏韩三家分晋。

    人们尽可以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周王朝。周朝是中华文阴之母,中华文阴如果没有经历过两周时代,或许会形成另一种文阴;不但思想、制度和礼仪有所不同,甚至会使用另外的文字、语言和姓氏。

    春秋时代是周王朝从“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过渡时期。诸侯、大夫们一手玉帛、一手利剑,使团和军队穿行于华夏大地。

    列国之间既有频繁的战争,也有难得的和平;繁华的城市朝夕之间被摧毁,但是更多的城市被建立起来。

    地位和势力都不能成为保命的护身符,反而会给位高权重者带来巨大的灾难。公卿大夫横死族灭的情况屡见不鲜;君主成为危险性最高的职业之一。某位国君前一天还在庙堂中发号施令,后一天就可能挺尸在宫廷里或随便什么地方。

    鲁隐公是位不得善终的君主,他的死亡给春秋大戏拉开了悲剧性的序幕。春秋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齐国的君位被异姓大夫篡夺;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吴国干脆被灭掉了;鲁、郑、宋等国家君权旁落。旧的秩序土崩瓦解,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社会秩序崩塌,动荡而黑暗。

    但是,漫长而繁杂的春秋史总结起来只是在叙述两件事:一、人是怎样活过的;二、地主是怎样炼成的。

    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便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新贵。春秋伊始,郑庄公平定了弟弟太叔段发动的叛乱,从此牢牢掌握了国家政权。

    继而,郑国人就把中原搅得昏天黑地:郑国人伐卫、伐宋、伐许、伐戴、伐……,二十几年间鲜有败绩。更有甚者,郑庄公竟敢公然挑战王权,以一国之军击败王师与诸侯联军,使得“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正当郑国渐入佳境、显露出中原霸主的迹象时,郑庄公去世了。之后,郑庄公的儿子们为争夺君位大打出手,三任君主被杀,国家走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