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武丁西征与亶父迁都

    第四章 武丁西征与亶父迁都 (第1/3页)

    公刘时期的豳人与商王朝仍然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的状态,这种状态直持续到公刘八世之后的公亶父时期才宣告结束。

    公亶父与商王武丁同时。武丁是商朝的中兴之王,这个人不但好战而且善战;他既不昏聩,也不残暴,能够知人善任,除了好色之外没什么被人诟病的地方。

    传说他拥有上百名妻妾,他曾把军权和祭祀权授予最宠爱的王后妇好,妇好是已知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女性将领。

    但是显然,另一位女性后来抢了妇好的风头——这个女人被称为“妇邢”。为什么说妇邢抢了妇好的风头呢?因为当代出土的司母戊(妇邢)大方鼎比司母辛(妇好)大方鼎还要大些。

    武丁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把商朝的势力范围扩大到河西地区,豳人周边各个部落和方国都已向商王朝称臣,武丁就把目标锁定在豳人身上。

    但是,武丁并没有将这个西方大国称为“豳”,或许他觉得满山遍野的猪(豕就是猪)会令人不舒服;他就替那个国家起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叫做“周”。

    周在甲骨文中最早写作“田”,后来田子的每个方格里又加上一个点,看起来就象五谷丰登的田野。再后来又在下面加了一个“口”,口在商代表示政令之所出——如“商”、“命”等字,文字的变化说阴周在那时已经成为一方诸侯之长,可以发号施令了。

    商王朝对周发动过多次战争,武丁有时会御驾亲征,有时派犬侯、仓侯等西戎方国为主力、辅助以王朝军队进行讨伐。战争规模一次大过一次,惨烈程度一次高过一次;最后,弹尽粮绝的周人终于被迫向筋疲力尽的敌人屈服了。

    由于商人是周人的宿敌,游牧民族又是周人所鄙夷的,所以对于双重耻辱加于一身的现实使得后人认为:周人向商屈服之日就是周人决心灭商之时。

    商周两个文阴同源,又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因此武丁对周人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同时武丁认为:游牧民族生性贪狠,反复无常,是极其靠不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