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郑鲁易地,齐侯害纪

    第四十七章 郑鲁易地,齐侯害纪 (第2/3页)

庄公真诚地希望对方不要为此烦恼。他说,许田的价值确实比祊田价值大,郑人会对鲁人做出补偿;关于周公庙,鲁人可以把它迁走;如果将它保留下来,那将是郑人的荣幸,郑人会代替鲁人延续对周公的祭祀。

    鲁国人于是才打消了顾虑。鲁隐公八年(BC715)三月,郑国把祊田的地图和户籍册交给鲁国,并承诺再交给对方一块稀世宝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鲁国人却一直没有履行义务,这笔交易直到四年后才算彻底完成。

    齐僖公曾于去年成功调停了郑、宋关系,他今年想要再把卫国拉进同盟圈,不但要使郑、卫关系正常化,还要使诸侯们成为利益共同体。

    会议日期已经确定,但在宋殇公请求在开会前先与卫宣公见面,卫宣公收了宋国人的好处便欣然应允。但是这次私下里的会面却引起了郑庄公的猜忌和不满,他认为两人背着郑人策划些对郑国不利的阴谋。

    盟会在瓦屋(今河南温县西北)举行。当列国君主们坐在一起时,卫宣公首先向郑庄公和齐僖公解释说,他和宋公提前会面讨论的是如何对“东门之役”给郑国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的问题。宋殇公则在一旁不住地点头,他补充说这个主意是他首先提出来的。

    就在这一刹那,郑庄公感觉眼眶都湿润了;后来他对祭足说:“寡人当时对宋国人的心确实软下来了——但也仅仅是当时而已。”

    由于卫、宋率先表达了和解与让步的诚意,郑庄公就不好再提出过分的要求了。多边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与会各方都感谢齐僖公为中原和平做出的努力。

    这次盟会为齐僖公赚足了面子——齐僖公由于召集和主持两次诸侯盟会而被称为“小伯”。

    齐僖公在极力建立自己在中原威信的同时又搜集了关于纪侯的众多罪证,包括生活腐化、乱伦、勾结夷狄、扰乱华夏等等(虽然齐僖公所犯的前两条罪状也掌握在纪侯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